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 第161章 何为名门

第161章 何为名门

虞,认真说道:“想和太平道交涉很简单,只需要尊重其天下大同人皆平等的教义便可,我领军去抓个俘虏就行……”

“若只擒获黄巾小卒,也可去交换?”

刘虞多少有点不理解太平道的逻辑。

“当然可以,对我等而言那是黄巾小卒。但对黄巾而言,那是同门兄弟,兄弟哪有高低贵贱?”

刘备朝刘虞点了点头:“或许这听起来很难令人接受,但此事就是如此,赎回甘陵王很简单……只是想要达成天子之意,却很难。”

“玄德以为天子何意?”

刘虞问道:“吾只知天子欲行招抚,朝廷诏令此时依然是除张角之外所有人皆可赦免……但此时已无法招抚了。¢n′e-w!t¢i^a′n.x_i!.!o·r-g·”

“天子只是想让更多人知道,皇家有心让草民安居,只是有人不愿……天子知道无法诏安,他只是想让更多人知道此事,比如其他做了贼的草寇,亦或是别的寒士、庶民、流民……”

刘备指了指甘陵县方向:“你我皆刘氏子弟,本就能代表皇家意志。此甘陵国便是皇家抚民之地,不一定非要抚黄巾,只要能让人得知皇室善意就行。”

“玄德是说……天子欲求善名?”

刘虞大概理解了。

“不是天子求名,天子只是想阻止豪右欺世盗名,想要阻止海内名门以名挟制天下。”

刘备叹了口气:“伯安公亦为名士,当知此事有多难办。”

刘虞也开始叹气:“要与名门以名相抗……可袁氏几乎已经挟了天下,如今要如何才能阻止?”

刘虞确实是擅长邀买名声的,在没和袁家敌对之前,刘虞还借过袁家势力宣传过仁厚之名,连什么蝗虫不入境都编出来了。

但无论如何,刘虞本来也算得上仁厚之人,邀名是邀了,但并没有说一套做一套,顶多算是好虚名。

也正是因为刘虞擅长此道,而且他了解袁氏,所以他更明白这有多难。

其实刘备也是最近才明白,此时的豪门有一种现代人很难理解的思维方式。

——挟天下以令天子。

是的,没错,不是挟天子以令天下,就是挟天下以令天子。

这才是顶级豪门的思维方式。

袁家这种顶级豪门,他们本就可以用党派、师生、礼法、财富、名望等各种方式号令天下,根本就不需要挟天子。

尤其是党锢之后,大量士人牵连落罪,袁家便更容易获取打手。

比如郭典,比如董卓。

郭典和董卓都曾在天子刚登位那年的党锢中被坐事免官——这些年,只要被称为‘坐事免官’,都是因党锢受了牵连。

董卓最初是被段颎举荐为羽林郎,但没在段颎手下当过差,而是跟着张奂做了军司马,之后因军功卓越一路升到了西域校尉。

郭典也是羽林郎出身,曾担任张奂的护军,和董卓做过同僚。

之后张奂得罪司隶校尉王寓,被安了个‘结党营私’的罪名,郭典、董卓等故旧部署全部都受牵连下课。

当时袁隗刚刚出任司徒,一次性便将董卓、郭典等一大堆受牵连免职的官员全都征辟为司徒掾。

有了袁隗当靠山之后,郭典和董卓便顺风顺水。

此后郭典历任司徒掾、青州刺史,巨鹿太守,一路平步青云。

董卓历任司徒掾、并州刺史,河东太守,轨迹与郭典完全同步。

其实袁隗门下招揽的顶级打手全都是这样三级跳的,几年就能做到两千石。

这升官速度,哪个官员不想投袁隗?

而且袁家不怕党锢,也不受党锢限制,中常侍袁赦在宫内辈分极高,而袁赦与袁隗是同宗兄弟——只有袁家能在党锢最盛的时期大肆征辟牵连罢官之人。

不方便当官可以做门下属吏,连吏都不方便的,还可以作为门客,反正袁赦能让袁家门客不会轻易落罪,袁绍之前干的也是这个活。

说得直接一点,袁家收揽征辟的人,很多都是对天子不满的曾经落罪的官员,而且大多是有本事的。

袁家之所以强横,不是因为四世三公,而是因为他们一直都在操盘。

宫里有太监配合,朝中有高官庇护,门下有对天子不满的官员当打手,在野有党人清议扬名,族内嫡支个个两千石,庶出旁支一直蓄养死士……

无论各方势力如何争斗,无论谁胜谁负,对袁家而言都是能够获利的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