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之前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嘲讽专家的乐子了。
天朝士人自古便精通此道。
名士嘛,玩弄“名”,人家是专业的。
没人在乎赵谦是怎么打的仗,也没人在乎为什么不该上阵打仗的郡吏全都死了,反正忠义七贤舍身挡刀大家是记住了。
郭典讨清流豪右的檄文,原本是大汉热搜榜第一,但现在只能与忠义七贤以及大将军何进血腥清洗雒阳等新闻鼎足而立了。
鼎足而立的效果,当然也不算最好。
于是,没几天,朝廷收到了来自长社的捷报。
……
皇甫嵩和朱儁在长社被困了整整一个月。
北军五营全是精锐甲士,但一共只有四千人;三河骑兵也只有五千骑。
城内兵不过万,城外有敌十万,数量悬殊,又失去了野战兵甲之利,难免惶恐不安。~看¨书?屋+ .追!最?新?章~节`
皇甫嵩安慰城内,说用兵有奇变,不在数量多少,贼人依草结营,只要得遇大风天,一把火便能解困。
天遂人愿,言出法随,当晚便起了大风。
皇甫嵩派精锐潜出城外纵火,随后所有人皆带火把鸣鼓冲出。
波才经验太浅,让数万人在林地和草地扎了营,却没有及时砍伐树木,且黄巾军缺乏战斗经验,遇上大火便惊慌散乱匆忙后撤。
皇甫嵩、朱儁带兵冲入混乱的黄巾军,一战破敌,同时,刚被任命为骑都尉的曹操也带了八百骑兵赶来,从黄巾后方杀入。
此战大破颍川,一战斩首五万级!
随后皇甫嵩与朱儁一起乘胜追击,波才、彭脱等黄巾头领不敌,只得往兖州东郡撤退,大量黄巾分散成为小股贼寇,汝南黄巾平定。
——这些是雒阳朝堂得到的回报。
而刘备手里得到的情报,与朝廷得到的军报很不一样……毕竟左沅搜集的情报不需要玩炒作艺术,没加滤镜。
三月底,朱儁带三河骑兵奔袭到颍川,但尚未接触颍川黄巾,朱儁便立刻退到了长社——所以,他发给朝廷的战报上只字未提他是怎么败的,因为压根就没打仗……
而皇甫嵩之所以一头扎进长社一起被困,也是一样的,皇甫嵩的部队根本就没和黄巾接触,他也是直接进长社的。
波才的黄巾部队确实是困了长社,但波才并没有攻城,也没有围城,而是驻扎于长社东北方向的河道旁。
背靠树林、侧依河流,河道旁有沼泽地,茅草芦苇也多。
这既便于伐木取火,也便于取水施粥,还便于藏身——波才其实是采取守势的。
黄巾绝大多数是庶民,但庶民不傻,谁都知道十万吃不饱饭的老百姓是打不过一万精锐的,而且这一万精锐里还有五千骑兵和四千甲士。
波才根本没打算攻城,只是知道朱儁有大量骑兵,所以没敢转移,一直在和朱儁与皇甫嵩对峙罢了。
直到曹操的部队赶到后,形势才发生变化。
黄巾大营内部突然生乱,波才的营寨直接燃起了大火。
皇甫嵩火烧波才营寨是真的,但最先点火的不是皇甫嵩……他是看到波才大营起火后才带着城内部队大举冲锋的。
击破十万黄巾也是真的,但不是十万‘黄巾军’,而是十万百姓。
曹操只是刚好在那时赶到,见了大火便从正在撤退的黄巾大部队侧面冲入,确实也算是斩获颇丰。
只是,他们最终斩获的数万首级……
并不是军队。
但无论如何,天子亲军一战击溃十万黄巾,斩首五万级,这等重大新闻,无论如何都是能霸占头榜头条的。
而更重要的是,这一战之后,黄巾与天子的军队,恐怕就只能不死不休了。
……
刘备收到这个情报时是五月中旬,而且,他还同时收到了两个人的来信。
一封来自邹靖,一封来自曹操。
邹靖被天子任命为北军中侯,也就是北军五营的监军——这其实是明降暗升。
北军中侯与州刺史一样是六百石的监察官,没有直接的调兵权限,但却能监察北军五营所有官员,也就是说,五个比两千石校尉都得受邹靖监管。
刘宏怀疑北军五营不怎么稳妥,让邹靖去了皇甫嵩军中,监察北军五营。
邹靖给刘备写信,是想问问刘备是否能领军助战——天子已经下诏让皇甫嵩和朱儁继续讨伐东郡黄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