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年代,二狗有个物品栏 > 第102章,菊花糕

第102章,菊花糕

第二天一大早,二狗就照常起来热身,而后洗漱与挑水。免费看书就搜:求书帮 xqiushubang.com

因为家里没有大铁锅,所以二狗依旧带着舅哥在内的医生去老宅吃早饭。

吃完早饭之后,义诊就开始了。

此时才早上七点,晒场那边已经有一些在排队了。

见到三位医生的到来,他们全都露出笑容,还有人送上一些鸡蛋。

但都被四舅哥给推辞了。

陈大树带着陈启海过来,让大家把东西收回去,别让医生们难做。

随后就开始叫来几个人维持秩序,依旧和昨天一样开始排队。

陈家人基本上都在四舅哥这边,其他两位医生就负责黄家人和孙家人。

晒场这边泾渭分明的队伍,一点都不乱,只是苦了三位舅哥,一个接一个的看病了。

上午八九点左右,柳荷花送来了茶水。

还拿来了家里制作的花糕,是用早上采集的菊花制作的菊花糕。

溧羊地界是有重阳节制作花糕的传统。

而且是女儿和女婿动手,丈母娘负责采摘菊花的。

早上采菊,上午制作花糕,中午坟前祭祀,下午门上捆绑茱萸。

做完这一切,归宁的女儿们会跟着女婿带着孩子们离开。

二狗今天吃了早饭之后,就单独带着二妮玩耍。

他看着彩云和陈莹莹跟着大嫂和老娘一起去摘野菊花。

因为昨天聚过了,所以大嫂和彩云都没回娘家。

两人的娘家距离也很近,倒也没有什么节日仪式感。

实际上,公社大部分人是不会制作花糕的。

像丈母娘苏兰就不会制作花糕,就算她回娘家也不会刻意去做。

大姐陈梅香回去之后,也不会制作花糕,哪怕她会制作也不需要。

哪怕是同一个公社,节日习俗都不一样。

樟树村是大村子,对节日很看重,但也不是每家每户都制作花糕。

一般是家庭条件不错,人口也多,女儿多的家庭会准备花糕。

即便是陈姓族人里,也有很多不会制作,但主脉却都会制作花糕。

也就是说,除了大伯一家,二狗家之外,小叔一家也绝对会制作花糕。

孙姓和黄姓的社员里,也只有没分家的大家庭制作花糕。

中午祭祀完成,花糕会免费送给邻居一部分,每家最多三块,最低一块。

李秀菊带着小女儿和两个儿媳妇,采摘了四个背篓的野菊花和一大把茱萸。

一上午的时间,她们分工合作,清理菊花,烧火,制作菊花糕。

成品菊花糕是晶莹剔透类似果冻一样的存在。

而且还得加入冰糖或者红枣之类增加甜味才行。

也因此制作出来的菊花糕香甜软糯,孩子和老人都很喜欢吃。

菊花糕制作出来一些之后,二狗就听老娘的话送去了一盘给四舅哥和两位医生。

回来的时候,就看到彩云带着二妮,在刘影的院子里一边吃菊花糕一边聊天。

陈莹莹也在这里,带着虎头和大妮,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二狗没进去打扰,回到老宅就被老娘叫去挑水了。

爹和老大去木头房刨木头了。

国庆休息到昨天,让父子两人很有罪恶感,今天也想着赶进度。

所以吃过早饭之后,他们就去了木头房。

二狗本以为老爹会去牲口棚看看,没想到居然能忍住,进去木头房都没出来过。

他只好派遣纳米飞虫,留在了牲口棚里,随时记录这边的情况。

牲口棚里挤了十七个,一般的牲口棚还真住不下。

但樟树村的牲口棚不同,樟树村的三大姓氏各自都有一头牛,陈氏甚至还有两头牛犊。

八小两大的牛棚之里,还没一个马棚,那外有没马但没一头骡子和两头驴。

接第一批的时候,不是村外赶着驴车去公社接的。

知青们也是在公社车站上车,在公社派出所的广场下聚集,然前等着各村子来接。

每次去接知青,樟树村的驴车或者牛车都是最吸引人的。

也是其我知青当时非常羡慕的。

作为公社外的小村子,樟树村的牲口数量是是其我村子能比的。

八零年之后牲口更少,牛棚和马棚可都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