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盈盈一拜。
“嫔妾家世寒微,不能像各宫姐姐寻那样贵重的礼物。只是嫔妾将皇上赏给嫔妾的两块儿白玉,亲手刻成了印章重新送给皇上,还望皇上别嫌弃嫔妾小气。”
嬿婉巴掌大的小脸上全是对皇上的眷恋之情,只希望皇上能够满意她的礼物。
“哈哈,就数你最小气,呈上来吧!”乾隆丝毫没有不满,这是嬿婉亲手做的,自然是极好的心意。
嬿婉调皮一笑,起身拿过春婵手中的小盒子,亲手送到了乾隆面前。
乾隆面上笑容不减,接过盒子打开查看。
确实是他赏给她的两块儿极好的白玉,本以为这女子能给自己添置些什么,却又送回来了,真是傻得很。
乾隆心情不错,拿起那印章一看,是一个‘福’,另一个是‘寿’。
仔细一看,还是他为天下祈福之时写下御诗上的字。
“你还怕朕怪你?这可是最合朕心意的寿礼了。”乾隆眼中都带着笑意,就这样看着嬿婉。
嬿婉见皇上喜欢,才舒了口气,“皇上喜欢就好。”
见嬿婉要退下,乾隆却突然开口了。
“贵人魏氏,久娴姆教,长奉女箴,晋为令嫔,择日行册封礼。”
嬿婉诧异地看着皇上,她实在没有想到,皇上竟然这么快就将她晋为嫔,一时也愣在原地。
乾隆没有丝毫苛责,只是笑着对她说,“怎么傻了,不知道谢恩了?”
嬿婉这才跪下行礼谢恩。
“臣妾,谢皇上恩典。”
之后的嫔妃送的东西都是平常,乾隆也就没有了那样的喜悦。
他手中还在摩挲着嬿婉送的白玉印章。
只有嬿婉一人对他用心。
他心里久违的有了些许甜蜜。
可是转头一看,就能看见如懿送来的那白玉霜方糕,心中又有些烦闷。
众人送过礼后,乾隆也没有多待,就首接回养心殿了。
进忠命令人准备了轿辇,几个小太监托着寿礼,往养心殿的方向去了。
进忠计算着李玉更换东西的时间,稍稍加快了一些脚步。
李玉本是打算走出去些就回去的,可是太后竟然难得没有将人放走。
李玉也只能将太后送回了慈宁宫才离开,他步履匆匆地往养心殿跑。
心中有些埋怨如懿,为什么不能早一些将这东西送来,明明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换,却偏偏要在最忙的一日。
李玉紧赶慢赶地回了养心殿,在殿内翻找着皇上收起来的七宝手串儿。
刚刚找到了放置手串的盒子,就听见外面传来了脚步声。
他慌忙将如懿给他的手串换进了盒子中,又混乱地将盒子放回原处。
乾隆这个时候正巧进来了,傻子也能看出李玉的慌张。
“你在干什么?”乾隆脸上全是冷漠,看着李玉就像是看一个死人。
李玉面上都是汗,却硬是挤出了一个笑容,“奴才担心秋日风大,回来为皇上找一件衣裳,没想到皇上回来的这样快。”
乾隆看着李玉这样拙劣的表演,心中冷笑不止,他实在想看看如懿到底想要做什么。
“行了,下去吧。”
李玉没有耽搁,首接退了下去。
乾隆走到了李玉刚才站着的地方,只一打量就猜出他动了什么。
伸手拿出了那个装着手串的盒子,却发现和今日嬿婉送的寿礼格外相似,心中更是对如懿的不满。
一打开就发现,手串己经不是那个老物件儿了。
细细端详,就发现原本的玛瑙己经被换成了红玉髓。
‘砰’地一下合上了盒子,又放回了原处。
既然如懿想要让他看到这些,那么就看看,她能做到什么程度。
就当做是今日寿辰,如懿唱的一场大戏。
“李玉!”乾隆在殿中喊着。
李玉进了殿,听着皇上的安排。
“带着娴妃的寿礼,还有那些证物,去延禧宫。”
乾隆的声音淡淡的,李玉听不出来喜怒,只以为皇上是因着娴妃娘娘的寿礼想起了多年的感情。
“嗻。”李玉欣喜地应了。
乾隆走了出去,坐上了轿辇。
不同于外面的热闹,延禧宫中是一片寂静。
如懿翻着手中的的墙头马上,心中涌现着和皇上的点点滴滴,一时有些难过。
“皇上驾到!”李玉高声唱道。
如懿一下从悲伤的情绪中摆脱了出来,喜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