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御膳房送来的能吃的核桃,并若干糕点茶水一起上来。
经验丰富的御膳房很懂诸位贵人们在商议事时其实对糕点不是很感兴趣,能润喉咙的茶水和能消解烦躁情绪的干果才是好东西。
比如……被贺云昭捏在手里面的核桃,拇指要压、食指要戳, 时不时还是握住当锤头砸茶桌, 弄出的不体面的声响没人关注,满场都是这样的人。
她没心思听大理寺官员的技术讲解,实在来说,乌泱泱的一个屋子也没谁来听。
皇帝不在, 那位在处理其他政事,曲老与梁老正在御前吵,盐税可是大事。
吏部侍郎同样是位高权重高官, 正二品的大员,加上吏部的特殊权力,掌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从京城到各州、郡、县。
举一个例子,曲瞻在翰林院进修之后被就是由吏部考察后根据其表现分配官职的。
礼部尚书入内阁的少,因礼部管的祭祀、科考等事,没什么能出政绩的地方,爆点还非常多,一出事就是大事。
但换做吏部来说,从大晋建国起,吏部尚书侍郎入内阁的数量是……零。
一个能掌握各地官员的所有信息,能够凭借手里权力让他们升降、调任的官员,他要是进了能干涉皇帝决策的内阁,那……皇帝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吏部的人就算是想要入阁,其他官员都不会同意,同意的必然有利益牵扯,看看你升迁路上是不是有吏部给你打开方便之门。
吏部尚书的位置很特殊,没有任何一任吏部尚书是从一品的位置升上去的,全部都是在其他六部担任过侍郎之后才会调去吏部。
同样的,同一个衙门,一把手出了任何问题,基本不会从二把手里选人上位,这是最基本的朝堂规则。
吏部左侍郎何礼投缳自尽,这绝对是一件令朝堂沸腾的大事,皇帝与内阁都十分关注。
要是换做去年,皇帝本人必然亲自主持小会,定下查案的人,再等待结果。
但如今不是有太子了嘛,太子可是国之储君,皇帝理所当然的就将事情交给了太子安排,他手头还有盐税暴雷的大事要处理,阁老都跑那边去了。
何礼死了,事情无从更改,只不过是查出谁是凶手再探究背后的问题,而盐税说不定还能挽回一二。
太子本人有些烦,她烦的开始玩核桃。
曲瞻已经调整好情绪去和大理寺的人扯皮,扯的非常有水平,毕竟他祖父摆在那里,他不是不懂装懂的人。
既不是不懂行的人,大理寺的人就愉快的把人纳入了小圈子。
“脚下的痕迹能瞧出来,这是下定决心就自己套了绳子上去的。”
“没琢磨多长时间进门小半个时辰就定了。”
“绳子从何处来?”曲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