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县令的、有为学政的。
礼部掌管祭祀、科举、外交等事务,简单来说丁翰章曾经是教育厅厅长兼外交部部长兼宗教总局局长。
即使他退休多年,仍能调动不少资源,今年江南地区的乡试卷子都送了一份过来,令贺云昭挨个做了给他批改。
这个量之大,贺云昭写完这些再等师父讲解一遍,最后再学习众多解元的文章,足足花了三个月。
三个月,她还是没收到穆砚的回信。
“唉,”贺云昭无奈叹口气,穆砚不会无缘无故的不给她回信。
要么是走驿站太慢不知道什么时候到,要么就是回信在路上丢了,这种事并不少见。
翠玲小步过来,“三爷,今儿还要去韩家赴宴,该换衣裳了。”
贺云昭点点头,起身,换了一身青蓝色衣裳,黑色的裤子,头包方巾,十分低调。
她从前从来不觉得交际是一件难事,如今贺家重新启动不少关系,她才察觉这些事究竟有多杂多乱,原来的亲朋故旧居然这样多!
贺云昭这样借口读书的还能推举一二的了,贺锦墨就惨了,但凡是个姑娘家能去的宴会,下了帖子她就必须要去。
再加上熙合公主和贺母这两位寡妇一拍即合,到处走动,贺锦墨能去的就更多了。
最开始还兴奋的激动,每日都要学一学见到了什么人,听到了什么话。
半个月过去,小姑娘累的脑子都不转了,整个脸颊都瘦了,衬的眼睛愈发大。
今日的宴会就不是贺云昭可以随意推拒的了。
韩轸是从边疆回来的监理官,韩家在本朝出过十二位四品以上的官员,其煊赫之势自不必说。
监理官在大晋是个相当自由的官位,主要是负责地方财政的监理工作,如果说皇帝要修建一个什么行宫之类的,负责检查财务的也是监理官。
韩轸五年前去边疆就是为了边军军饷之事,如今五年过去,边军财务清楚,建立了一条由晋州直往边疆的一条运粮线。
如此功劳,自然是时候回京了。
贺云昭曾听了几句,据说这位回京后大概率是到户部任职,可能会是侍郎。
韩家同贺家也算有几分交情,贺老爷子和韩家老爷子是同年,一同在翰林院待了三年,同一位侍讲手下做事罢了。
这两位一过世,两家自然就没什么联络了。
最新的联系却在熙合公主身上,熙合公主的亡夫是韩轸的大哥。
韩轸向来待这个公主嫂子十分尊敬,韩家给公主府的年礼每年都十分丰厚。
如今韩轸回京宴请亲朋,怎能少的了守寡的长嫂呢。
熙合公主近来又爱和贺母凑一起,到处去赏花赏景什么的,一个寡妇被人诟病,两个寡妇一起反倒没人说什么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