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 第121章 红楼一梦,千古悲歌——《红楼梦》观后感

第121章 红楼一梦,千古悲歌——《红楼梦》观后感

玉与薛宝钗、史湘云等人的交往,都会引起林黛玉的醋意。她会通过一些小性子和尖酸刻薄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担忧,而贾宝玉则会想尽办法去哄她开心。他们之间的争吵和和好,成为了他们爱情发展的独特节奏。每一次的争吵,都让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彼此在对方心中的重要性;每一次的和好,都让他们的感情更加深厚。

然而,他们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封建礼教成为了他们爱情道路上无法逾越的障碍。在封建社会,婚姻大事往往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个人的意愿和感情被置于次要地位。贾宝玉的家族希望他能娶一个门当户对、能够帮助家族延续繁荣的女子为妻。薛宝钗出身于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她容貌美丽、博学多才,且深谙封建礼教,符合封建家族对媳妇的要求。而林黛玉体弱多病,性格敏感,又缺乏管家理事的才能,不被贾府的长辈们看好。贾母虽然疼爱林黛玉,但在家族利益面前,她最终还是选择了薛宝钗作为贾宝玉的妻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外,封建礼教对男女之间的交往有着严格的限制。贾宝玉和林黛玉只能在大观园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偷偷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不能像现代恋人那样自由地约会、倾诉爱意,只能通过一些含蓄的方式来传达彼此的心意。这种压抑的情感表达方式,让他们的爱情充满了痛苦和无奈。

最终,贾宝玉被骗与薛宝钗成婚,林黛玉得知消息后,伤心欲绝,焚稿断情,含恨而死。贾宝玉在得知真相后,万念俱灰,出家为僧。宝黛之恋以悲剧收场,成为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他们的爱情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封建社会的悲剧。它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以及封建家族制度的腐朽和黑暗。宝黛之恋的悲剧绝唱,将永远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中,让人们对封建礼教的罪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金陵十二钗:红颜薄命的悲歌

在《红楼梦》这一宏大的悲剧画卷中,金陵十二钗宛如十二颗璀璨却又命运多舛的星辰,她们各自独特的性格特点、跌宕起伏的命运轨迹,共同奏响了一曲红颜薄命的悲歌。

薛宝钗,是封建礼教下完美淑女的典范。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博学多才,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在贾府中,上至贾母,下至丫鬟小厮,无不对她称赞有加。她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懂得在复杂的家族环境中周旋,以温和、大度的形象示人。例如,当林黛玉在酒桌上行酒令时不小心说出了《西厢记》《牡丹亭》中的句子,她并没有当众指责,而是私下里善意地提醒,展现出了她的宽容和体贴。然而,她的性格中也有着世故和圆滑的一面。她深知封建礼教的规则,并严格遵循,认为女子应该“德言工容”,三从四德。她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这与贾宝玉的叛逆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薛宝钗的命运充满了无奈和悲哀。尽管她凭借自己的才貌和品德,成为了贾宝玉的妻子,但她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情。贾宝玉心中始终只有林黛玉,对她只是一种敬重和亲情。婚后不久,贾宝玉便出家为僧,留下她独守空闺。她的悲剧根源在于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她被培养成了符合封建标准的女子,却失去了追求真正爱情和自由生活的权利。她的一生,就像一朵被精心栽培在花盆里的花朵,虽然美丽娇艳,但却失去了在自然中自由绽放的机会。

王熙凤,是贾府中精明能干、泼辣果敢的管家奶奶。她有着极强的管理才能和领导能力,协理宁国府时,将府中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展现出了非凡的魄力和手腕。她心思缜密,善于察言观色,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贾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迅速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同时,她也是一个极具心机和手段的人。为了维护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和权力,她不惜使用各种阴谋诡计,打压竞争对手。例如,她设计害死了尤二姐,手段之狠辣令人胆寒。

然而,王熙凤的命运也十分悲惨。她虽然在贾府中风光无限,但却树敌众多。随着贾府的逐渐衰败,她的权力也受到了挑战。最终,她被贾琏休弃,在孤独和绝望中死去。她的悲剧根源在于封建社会的权力斗争和家族内部的勾心斗角。她为了追求权力和财富,不择手段,却忽略了自己的人性和道德底线。在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下,她的聪明才智和野心最终成为了她走向毁灭的催化剂。

史湘云,是金陵十二钗中性格最为开朗豁达的一位。她心直口快,不拘小节,有着男儿般的豪爽气概。她喜欢穿男装,喝酒划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