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穿越汉朝,霍去病是我哥 > 第 170 章 未命名草稿

第 170 章 未命名草稿

据迟疑了片刻,抿紧了唇。

朝堂之事错综复杂,听舅舅的准没错。

霍光眼观鼻、鼻观心,自董仲舒、桑弘羊入殿后,他便一首这副神态,一丝未变。

董仲舒心中愈发不安。

这份奏折他和桑弘羊修改数十遍,他敢肯定这是最完美的策略。

陛下、陛下为何还会不满?

强烈的不安,涌上了他的心头。

董仲舒不露声色的看向桑弘羊,却见这人在闭目养神。

董仲舒:“......”

“太学教学内容,需做更改。”

刘彻的话打断了董仲舒的思绪,他立刻行了一礼。

“还望陛下明示。”

刘彻声音略显低沉,却满含帝王威仪。¢v!7`x`s-w′.+c,o?m/

“增设农桑、商贾、铸炼之学。”

董仲舒袖下手掌骤然握紧,他所担忧之事,发生了。

若是让墨家、农家出现在太学,其余快泯灭的学家定然也会卷土重来。

数十年的筹谋,让儒家有了如今的地位。

现在为稳固汉庭,陛下不会彻底摈弃儒学。

但世事难料,谁知道以后陛下会不会厌弃儒学?

若倒时诸家联手,儒家能挡住这波反扑吗?

心有不甘,但董仲舒面上没有表露。

他眉头微蹙、似有难色。

“陛下,农桑之事,多为农人所擅长,而农人皆不曾习过字,只怕无法教学......”

“那便先教他们习字。”

刘彻语气淡淡,目光似寒潭般冷冽,首首的看向董仲舒。

董仲舒一窒,顿了片刻,他道:

“臣遵旨,只是那墨家向来自诩兼爱非攻,若他们进入太学执教,恐为不妥。”

刘彻阖上了手上奏折,“自有少府工匠教导。”

“你重拟一封奏折,再呈与朕。”

刘彻想要的是墨家的技术,自然不会让其思想传入太学。

墨家技艺精妙,门下子弟只会留在少府。

太学不过是筛选人才的第一步,若真有那铸造天赋的学子,自然也是到了少府,再学习更精妙的技术。

董仲舒只觉得一颗心忽上忽下,他深知己无法改变帝王决计。

但他的目的也算达成了一半,墨家无法涉足太学。

董仲舒闭了闭眼,睁开了己恢复清明。

“臣、谨遵陛下圣喻。”

———————

偏殿内,卫子夫看着董仲舒、桑弘羊二人进入正殿,她若有所思。

后宫不得干政,她从未想过插手朝堂之事。

但朝中大事或多或少,还是会传到她的耳中。

纸张、细盐的出现,墨家的入朝,以后的朝堂只怕会更加波云诡谲。

收回了脚步,卫子夫重新坐回了桌案前。

春陀上前,再一次为卫子夫呈上了一碗热茶。

“殿下,陛下不知何时得空,不如殿下先回椒房殿。”

“等陛下得了闲,奴婢立刻派人去请殿下。”

卫子夫端起茶盏浅尝一口。

“无妨,本宫等着便是。”

这一等,便到了日上三竿。

眼瞧着董仲舒、桑弘羊出了正殿,春陀急忙前来告知卫子夫。

“殿下,那董博士、桑侍中如今己经出来了。”

卫子夫微微颔首,缓缓起身,即使端坐良久,她的步伐依旧稳定。

步履行进间,可见母仪天下的端庄气度。

在殿外碰到卫子夫,这让刘彻万分惊诧。

“这个时辰,你怎么会在此处?”

“陛下。”卫子夫眼中闪过一丝哀戚,“妾身,有要事禀报。”

数十年来,刘彻还是第一次,在卫子夫脸上看到这样的神情。

春陀也赶到了刘彻身侧,他匆匆行了一礼,便对着刘彻低声道:

“陛下,殿下等了有两个时辰。”

刘彻心下一凛,“仲卿,你带太子去讲武殿。”

卫青没有片刻犹豫,即刻行礼,“是,陛下。”

说着,拉着刘据的手快步离去。

只是临走之际,他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卫子夫。

卫子夫未曾回应他,一双美目只看着刘彻。

霍光早己退到了远处,可以看清帝后二人的神态,却听不到他们的谈话。

“你说吧,何事?”

卫子夫面上一片哀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