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三国:我刘辩,让大汉再次伟大 > 第268章 董卓:尔要试试我的宝剑是否锋利吗

第268章 董卓:尔要试试我的宝剑是否锋利吗

“贤名”的士人为属官充门面,显得车骑将军府人才济济,显得他这个车骑将军深得人心。

就像是骤然发家的暴发户,没什么文化偏爱附庸风雅整日弄些琴棋书画,口中又尽是“之乎者也”,还自以为儒雅,却不知早已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至于何进,没见过世面的家伙,被一群士人哄成了傻子!

每日在府中聚集着一群所谓的名士高谈阔论,妄议天下大事,好像天下尽在他们的空谈之中。完夲榊栈 唔错内容

什么,某家当年初入雒阳也是被袁隗他们哄成傻子?

胡说八道!我有伯喈真心待我为友,他何遂高有什么!

好在前车骑将军府长史王谦还算是有才之人,虽不谙兵事,但统筹府中事务和调度钱粮上却是一把好手,倒是也能与李儒互补,也省得李儒一天到晚跟他抱怨,只拿一份俸禄却要干三四个人的活。

不过,董卓的目光忽然落在角落里一个蹲在地上,久久凝视舆图未发一言的年轻人身上。

此等做派,若非装腔作势的草包,便是胸有丘壑的才俊。

董卓回忆着方才众人行礼拜见时的自我介绍,此人似乎唤作蒯越?

也不在意形象,董卓也蹲下了身子,拍了拍蒯越的肩膀,咧嘴笑道:“异度可有见教?”

蒯越正凝神思索,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拍一惊,猛地侧首,映入眼帘的便是董卓那张堆满笑容的脸,惊得他一个趔趄,险些坐倒在地。

董卓以为他久蹲腿麻,亲自扶起了他。

稍稍喘了几口气,蒯越的呼吸重新平缓了下来,但余光瞥向董卓的眼眸中却是夹杂着几分无奈。

任谁沉思时被这么一拍,再看到一张足以“止小儿夜啼”的脸凑近,并露出自以为“和善”的狰狞笑容,都得吓一跳,没吓晕过去都算他心理素质好。

蒯越甚至觉得,若是大半夜的,这般模样恐怕就连鬼神都要被吓得退避三舍。

“禀明公,某尚需思量周全。”蒯越定了定神,重新蹲下,手指点向舆图上并州这一片区域,道,“然明公需重点防范之地,在冀州,在三河,却不在并州。”

蒯越手指划过太行山西麓覆盖的雁门、上党、太原三郡,道:“明公且看,并州受到太行山辐射的地区,是雁门郡、上党郡和太原郡,但黑山贼若非万不得已,断不会大举下山劫掠并州。”

“其一,并州久经胡患,民风彪悍,多聚坞堡自守。朝廷更设四营精兵驻防。黑山贼终是流寇,正面作战难敌官军锋锐。”

“其二,并州贫瘠,即便劫掠,所得几何?”

董卓忽然开口问道:“若是运往并州四营的辎重被劫呢?”

“那反倒是我们的机会。”蒯越指尖划过舆图上标记的太行山西麓蜿蜒崎岖的山形标记,道,“明公且看,太行山西麓陡峭,山路险峻,通行艰难,更有上党高地阻隔。黑山贼休说携大批劫掠物资返山,就算是要大规模下山,也是行动迟缓,极易暴露踪迹。”

蒯越以掌作刀,虚劈道:“彼辈贼子若敢如此,那便是我等聚而歼之的天赐良机!”

“太行山东北麓的幽州涿郡、广阳郡,亦是同理。故私以为,并州、幽州防务,明公不必过分忧心。”

蒯越越说越激动,指向河内郡与冀州,道:“河内紧邻雒阳,是司隶的北方屏障,民众殷实,而太行陉、轵关陉皆通向河内,彼辈贼子可据此威胁京畿外围,这是万万不能发生的事情。”

“因此,需派兵驻守要道口,结兵砦以阻之,屯弓弩,立烽燧,各太行陉以五百人驻兵砦足矣。”

“唯有冀州的太行山东麓……小道颇多,实在是难以封锁,贼人若是化整为零下山,再聚而劫掠,恐怕难以防备,越尚无良谋,望明公见谅。”

蒯越说完,向董卓行了一礼,静待评判。

董卓微微颔首,针对太行陉的封锁以及河内郡的防务,他和李儒早已有了腹稿,唯独对并州和幽州的分析,他倒是没有想到。

蒯越对于并州和幽州的分析,核心就九个字:投入高、风险大、回报少。

他先前倒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而是过于纠结如何剿灭黑山贼,仅仅以围剿黑山贼的角度思考问题,甚至想着是否能向并州四营各借调几百兵马帮助他剿贼,却是忽略了黑山贼本身的行动逻辑。

其实蒯越说的这些分析,若是董卓和李儒跳出剿贼这个角度,转而思考如何抵御黑山贼劫掠,很快也能想到到蒯越所说的道理,而且蒯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