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其实很容易做出,因为……李佑快没粮了。?y^o?u!s,h/u/l\o^u`./c~o\m/
从大年三十带着口粮进山,如今已是大年初四。这期间他们昼伏夜出,小心翼翼生怕被发现,根本不可能去抢夺粮食。
那就直接夜袭军营!
而此时此刻,滑州节度使王铎,正被白马县知县一路从城里纠缠到军营。
知县张禄满脸苦色地抱怨:“节度使大人,您征这么多兵是要作甚?城里的大户都快把县衙的门槛踏破了。”
滑州节度使府与白马县县衙,同处一城之内。
“打仗的事儿你别管,回去好好守城,千万别让反贼把城给偷了。”王铎根本不想跟这个糊涂知县多做解释。
如今,附近几股盗匪已被官兵剿灭,整个滑州北部局势相对安宁。
王铎早就和河南道观察使商议好,等元宵节过后一同出兵,清剿境内的叛军势力。既然李佑这反贼主动送上门来,那就再好不过,正好将其围堵在匡县,一举歼灭。
来到军营,幕僚郭雁迎上前说道:“节度使大人,军粮已经筹备妥当,士卒也已集结了12300余人。”
这12300人算是“老兵”,而临时招募的那些人,王铎根本没把他们当正规军看待。这些临时兵源,大多是城内大户的家奴,还有城里的游民混混。
把这些人全部算上,兵力已超过两万之数!
这时,一个秀才走上前来,正是之前投靠秦节度使,如今住在白马县外祖父家的左孝成。他这段时间到处宣扬李佑的种种恶行,说李佑要杀光天下的地主,把白马县的大户们吓得惶恐不安。
也正因如此,白马县的大族们纷纷踊跃捐钱捐粮,资助节度使王铎招募士兵剿灭反贼。
左孝成提醒道:“节度使大人,匡县的反贼,必定是那李佑无疑。此贼狡诈多端,行军速度极快,大人务必谨防他偷袭府城。”
“放心,我在府城留下了一千精兵,还安排了800乡勇。”王铎对此早有打算,显得胸有成竹。
左孝成又说道:“今夜军营聚集上万兵力,城外码头的船上,又堆积着大量粮草,大人也要谨防李佑夜袭。/小!说+C\M+S* ,追¨最*新+章\节?”
幕僚郭雁笑道:“左贤弟,我看你是被李佑吓破胆了。汴水沿岸,我军早已派出众多哨探,李佑难道还能飞过来夜袭不成?”
左孝成欲言又止,也觉得自己可能有些多虑了。
王铎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下令:“今晚多增设一些哨岗,军粮存放处更要多派士卒严加看守,明日一早便举行誓师大会,然后出兵!”
这位王铎出身名门,其家族在朝中颇有势力。他自幼饱读诗书,通晓五经,年纪轻轻便考中进士,仕途顺遂。到任滑州节度使后,他深知此地局势复杂,一直致力于招募训练士兵,以保境安民。
吃过午饭,王铎亲自巡视军营,不断安抚慰问士卒,同时也指出军营布置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他可没想过只是夺回匡县县城这么简单,他要将李佑死死困在匡县,然后联合河南道观察使以及其他各地的驻军,一同将这股反贼的几千兵力彻底消灭!
在得知匡县失陷的第一时间,王铎就已经派出信使,前往河北道和曹州联络友军。
至于此次突然征召家奴和混混入伍,纯粹是为了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威慑李佑,吓得他龟缩在匡县县城不敢轻举妄动。时间拖得越久,官兵的胜算就越大,他只需拖到友军赶来增援即可。
王铎可不敢小瞧李佑,能在寒冬时节出兵的,绝非等闲之辈。
更何况,李佑还偷袭了白马县的小镇,掳走他训练了两年的几百精锐工匠兵!
巡营结束后,王铎回到营帐休息,拿出一本《孙子兵法》仔细研读,这本书他已反复钻研多年。
王铎虽是文官出身,但并非手无缚鸡之力。他熟读兵书,对各种战术战法了如指掌,而且精通骑射,打起仗来常常身先士卒,鼓舞士气。
读着读着,王铎突然放下兵书,走出营帐观察背后的大山。
此时已接近下午,王铎当即下令:“砍掉望龙岭下靠近军营的树林,再派几个人进山仔细搜寻敌军踪迹!”
望龙岭绵延广阔,是滑州城东南方向一座突起的大山,望龙岭只是其主峰之名。~k?a¢n?s!h.u·h?o^u-.~c`o,m′
派几个人搜山,作用其实不大,但砍掉临近军营的树林,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敌军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