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一钱 > 分卷阅读199

分卷阅读199

其实的香饽饽,赞同婚姻法不过是为了多享受几年女儿带来的好处,也存着一些骑驴找马的坏心思。本文搜:断青丝小说 dqsbook.com 免费阅读

现在家中有田有地,只要人勤奋些,怎么也不缺那一口吃的,没必要着急忙慌地将人嫁出去。

这段时间丰收的喜悦短暂地冲淡了百姓的抵抗心理,宋颂打算浑水摸鱼,让他们浅浅了解一下知识的力量,让他们知道读书是有用的。

学堂开学的日子已经大致定下了,就在九月份,具体时间每个区都会有些细微的差异,这个到时候会另行通知。开学时间全看各位区长的打算,宋颂并不打算插手,只是每年的考核都会有个倒霉蛋被她抓出来收拾。

哪个学堂在年终考核上成绩最差,区长总是要吃点苦头的,省的他们闲着没事儿做就知道给宋颂找事。

开学后要一直上课到春节前几天才放假,学生辰时一刻前到达学堂,戌时一刻才放学,期间吃饭休息都在学堂里,除却每次吃饭的半个时辰外,其余时间都在念书。

因为一年只有这一个学期,所以上学时就得辛苦点。按照二十四小时来算,就是早上七点十五分之前到学校,晚上八点十五分放学,午饭和晚饭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能自由活动。

这也就是说,在九月到春节这段时间,家里会失去一个劳动力。

虽然往后都不算忙碌,但是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儿一样都不少,朝食和夕食要人做,衣裳得有人洗,牲畜得喂食清扫,柴火也要上山去拾……所以百姓才会如此抵抗上学这件事。

你跟他们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读书就是没有用的,这是估邶城的代代相传问题,也是他们看着那些落魄文人得出的结论。

那些家长总是觉得,孩子能写出再好的锦绣文章也不算什么,还不如待在家里打一个月的猪草,所以宋颂只能利用威逼利诱的手段让他们放孩子走进学堂。

学堂的经营模式是神山和估邶城共同管理,神山负责出钱出粮,估邶城负责学堂的治安和受教育人口的普及率。

老师的招聘已经开始了,只是报名的人始终寥寥无几,仅有的几个都是看在宋颂的面子上才报名的。如果招不齐人,到时候还得她们自己顶上。

宋颂并不想沦落到如此境地,所以考核时间只能一拖再拖,哪知这一拖就拖到了六月底,若是再不招人就没时间培训了,到时候学堂能不能开门都是个大问题。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估邶城第一批教师队伍勉强凑齐了。

第69章 劝学

土豆这两个字如今是估邶城的热议话题, 哪家分的土豆已经清点入仓,哪家已经开始吃土豆了,哪家的土豆卖到多少铜板了, 哪家靠着卖土豆的银钱娶上了媳妇……

在这个消息流传较慢的时代,在这座与世隔绝的城里,只要什么消息沾上了土豆两个字,都会在半天时间飞遍整个估邶城,而那些在试验田干活的农人自然成了街坊邻里的明星,走在路上总是有数不清的人和他们打招呼。

因为神山的土豆不对外出售, 所以土豆的购买途径就只有农人手里,这导致了土豆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 从最开始的三十铜板一斗到最后的六十铜板一斗, 还有价无市。

宋颂去小饭馆吃面的时候听见食客抱怨如今的土豆价贵, 今年怕是种不上了,只能等土豆的价格下来了再尝试种植。

与她一同前来的许茗因就跟她说:“商会不干涉百姓私底下的买卖, 所以土豆价格虚高,现在很多人都没能买到种子, 只能继续种植原有的作物。”

“保证作物的多样性,挺好的。”

宋颂附和了一句,然后将碗里的面汤喝完才继续说:“西南潮湿多雨,若是家家都种成堆的土豆, 光是存储便是一大难题。再者就是,百姓已经饿怕了,所以他们偏向于选择产量高的作物付出自己的心血。如果人人都能拿到土豆, 就很有可能舍弃原本的作物, 导致主食的单一性,但是长期只吃土豆身体会出问题的。”

“告示牌张贴了土豆的储存办法和缺点, 但是他们看不见,他们只知道这是高产量的作物。”

许茗因倒是理解那些百姓的想法,便说道:“饿过肚子的人总是格外喜欢囤粮。”

“开垦的荒地五年内不收税,他们根本不会饿肚子。除了高产外,不过就是觉得别家有自家没有吃了亏。”宋颂擦擦嘴巴去结账,没有再谈论这个话题。

新鲜的土豆要堆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够长时间保存,但是很多人家的粮仓为了防鼠虫都会紧闭,窗户开得又高很小,和牢房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