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一钱 > 分卷阅读78

分卷阅读78

着绝佳的视力。本文搜:有书楼 youshulou.com 免费阅读

她看见了远处连成排的砖房和帐篷,占地面积很大,几乎是一个小型的城镇。她本以为那是盐工们住的地方,但又有些奇怪,以云归城的做派盐工们会住那么好的屋子吗?

因为疑惑,所以她看了很久,然后就看到了顶着夜色拉练的人。

他们手中扛着木制长枪,赤裸着上身在跑步,步履整齐划一,像是一条河在远方流动着。那条“河”流了很久,许茗因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那是在练兵。

荀家在云归城西边有兵营,还会趁着夜色悄悄练兵。那些人训练有素,绝不会是受到苛待的盐工。

许茗因也向杜婧打听过,荀家的盐工都是些老弱,直到打仗后逃兵和流民多了,荀家的盐场才有了年轻的青壮,好多进城后找不到活干的年轻流民都进了荀家的盐场。

荀家的盐场有些特别,只要是五十岁以下的,男女都要。从盐场建立之初就是这个规矩,这么多年一直没变过,所以荀家是百姓心中的至善之家。

但是战乱后就变了,说是为了给外来的流民一条活路,所以荀家只招收流民做盐工,云归城的百姓就不要了。

一个男女都有的盐场,它的人数会一直固定吗?

不会的,那里的人数只会升不会降,因为女性会生孩子。或者说之所以让女性进盐场,为的就是得到那些没有户籍的小孩,那些孩子若是从小养在荀家,会是荀家最忠诚的下人。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存在是透明的,是官府和王府都不知道的。那些人或许就藏在城外的军营里。

王府知道或不知道都不重要,因为珞云王不敢说。

杜婧说荀家有盐工三千人,真实情况却是只多不少。

荀家明面上还有五万私兵,是编入云归城守军的正式军队,吃得是大周朝的饷,奉得却是自己的主。

在珞云王出现在云归城之前,荀家是云归城的主人,那时候府衙是荀家的口舌,军队是荀家的一言堂,十五万守军吃皇家的穿皇家的,却只听荀家的。

十五万的人数在当时的大周已经算兵力过剩了,因为太平了几十年的时间,军队的高消耗成了整个国家最大的开支,每年都有官员因为增兵、退伍、换武器、抚恤银的原因上折子要钱,后来皇帝大手一挥,让所有城池削减兵员,只能留十万,若是超过人数就要该城自行出钱供养。

另外,无伤无病的兵员退伍不再给钱,新兵入伍的银两也减了一半,没有遭遇战事不能以换武器的原因要钱,不是因战争死亡的士兵也不再给抚恤银。

这规矩一改,入伍的人数越来越少,很多城削减兵员后刚刚到十万,可是之后随着老兵退伍,人数再没有上过十万,不过人数不足十万,军饷粮草依旧按照十万的数量报,多余的全部进了贪官的口袋。

云归城则一直是十五万,朝廷发十万兵员的军饷粮草,剩下的五万说是官府自足,其实是荀家在养着。

珞云王上位后裁减了很多兵,又重新征了很多兵,百姓都说他是瞎折腾,其实他是在换血。

除了荀家那五万私兵他没动过,其余的全部大换血,以此来保证自己的话语权。

后来乱世来临,王府又征了很多流民入伍,还强征了百姓,所以现在珞云王能用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万。

而荀家可用的兵力也远不止五万。

不管是五万、十万,还是十五万,都不是靠孟敛她们两三个人的力量能解决的。

或许之前许茗因对人数没有概念,但是她那晚看见了那条“河”,流了很久很久,由人组成的河。

另一边,程家姐妹正迫不及待地看许茗因给她们准备的礼物。

程喜云和程惜玉坐在同一辆马车上,她将自己的小篮子搁在膝盖上打开,惊叹着从里头拿出一个小木人,欢快地说:“姐姐你看!这个小木人酒儿姐姐就有,她的手脚都会动,还能穿漂亮衣裳!”

那是宋颂按照芭比娃娃的比例做出来的小木人,不过做工粗糙,娃娃的身材有些平板,只大概分出了胸、腰、臀的轮廓,关节处并不能直接扳动,要取下后调整角度再装上去,才能摆出叉腰、抱膝等形态。

宋颂雕了很多个,才雕出自己想要的那一个,她要用木人做一个局,借机离开云归城。这也是跟洛霖霖学的,她说,哪有那么多天赐良机,真正会赐予你良机的,只有你自己。

所以宋颂决定送自己一个良机。

而那些木人的试验品都成了酒儿的小玩具,昨天看程喜云很喜欢,酒儿就让许茗因装一个小木人给她做礼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