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 > 分卷阅读152

分卷阅读152

兼爱与儒家的“仁”含义有所差别,儒家的“仁”虽然也主张爱人,但受宗法制的制约,强调血缘关系,而墨家主张的“仁”却是一种普遍的爱,摒弃血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相爱,拥有极大的浪漫主义精神。搜索: 一路小说 16xiaoshuo.com 本文免费阅读】

墨翟在各地聚众讲学,抨击诸侯国的暴政,一些人听了他的演讲,想加入墨家,但墨子对门徒招收有严格的要求,他要求拜入他门下的弟子首先要有一技之长,动手能力要过关,其次,不能是不事生产,好吃懒做之人。

墨家渐渐壮大起来。

而推动墨家一举成名的一件事,是墨子辩倒了孔子的传人子思。

墨子与子思打擂台,大力批评儒家的六个观点:

第一,儒家说不相信天地鬼神,结果对鬼神敬而远之。

第二,儒家坚持厚葬,特别是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三年之丧,白白浪费了底层民众的财富和精力。

第三,儒家说“盛为声乐”,迷信礼乐治民,结果只是少数贵族奢侈享受。

第四,儒家主张宿命论,造成民众怠惰顺命,荒废此生。

第五,儒家喜钻伦理学的牛角尖,自视甚高,不可一世。

第六,儒家的“亲亲有术”是包装重亲的皮,因人废行,只对关系好的亲戚判定其为亲戚。

墨翟舌战百家,接连接下数十家学派的论战而屹立不倒,从此名声大噪!

世人开始深刻地了解墨家学说。

【墨子始终未曾忘记自己出生于民间,他认为,民虽下贱不可轻薄,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痛苦,贵族的奢靡享受导致老百姓穷困潦倒,不得不落草为寇。

他的思想在那个时代仿佛一颗熠熠生辉的星辰,吸引了大批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

他们开始狂热的追随他。】

墨子睁开眼眸,缓缓吹灭木板上的烛火。

温和的良夜里,他没由来的记起从前儒学老师对他的批评。

经世无用之学?

他已成为一脉宗师!

孔子黑了脸。

子思是他的嫡孙,居然被墨子反驳得哑口无言,实在丢他的老脸。

无数人看着天上墨子的故事,看得目不转睛,心神摇曳。

叛出师门,等变成大佬后再回过头来吊打老东家,这剧情完全是爽文男主的节奏啊。

战国期间的墨家子弟骄傲地扬起下巴,不错,他们老祖宗就是这么牛掰,墨家就是当世显学!

其余深受战乱之苦的古代百姓望着天幕上墨子提出的“平等相爱,反对战争”,心中生出了深深向往。

众多统治者不以为意。

康熙嘴角露出冷笑,讽道:“过家家一样的想法。”

阿哥们无言,他们的汗阿玛自从试炼地灰溜溜的回来后,就彻底黑化了,不仅对几个儿子撒了好大一通气,还对天女起了怨恨,想撤销给她准备的祭祀礼,被胤禛等人劝了再三才给劝住。

胤禛胤禩难得统一战线,他们是真怕康熙抽风,不管不顾的惹恼了天女。

司马懿对洛水发誓,违诺后子孙死的不能再死,后世姓司马之人再无人敢承认自己是司马懿的后代,其一脉直接被精神灭族。

地上的河神本领都这样大,能操控天象,通晓过去未来的神明,降下的天罚岂不是更恐怖。

康熙尚存一丝理智,借着儿子们给的台阶下了,瞧胤禛他们仍然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各种嫌弃怒骂。

“还是保成好啊。”

憋屈的康老爷子,这时候想起被他圈禁的好二儿了。

理亲王府。

胤礽蹙眉盯着天幕,心中也认为墨子的主张不可能实现。

战国之后的历史便为最好证明——

有时候一昧的防守,换来的只会是死无全尸。

说句不要脸的,他祖上就是强盗。

若没有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哪来的清朝定都北京,统治中原。

天女仿佛听到了他的心思,语气促狭道:【大家以为墨子只会与你们讲仁义吗?】

【墨子对门徒的期许,不只局限于让他们掌握一项谋生技能,更要求他们怀揣惩恶扬善之心。

每一位弟子都应当胸怀天下苍生,维护正义,身体力行地去践行墨家“非攻”理念。

由于门下弟子普遍武艺高强,实际上墨家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民间武装力量,加之墨家独立于国家势力外,不受各国法律管辖,其成员基于个人的道德判断来决定是否对罪恶进行制裁。

这种特性使墨家在中国早期社会里被视为类似“侠士联盟”的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