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万岁爷不好了,六阿哥他又捣蛋了 > 第170章 生辰

第170章 生辰

“胤祚,尝尝今年这碗面,不知道额娘的手艺精进了没有。首发免费看书搜:求书帮 qsbxs.com”

德妃捧着那碗面,轻轻放到胤祚面前。

她也是自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官家小姐,但有了胤祚后,每年都会为他亲手做一碗长寿面,祈盼儿子健康平安。

从揉面开始,每一步都是德妃亲力亲为,如今己是第八个年头。

胤祚看着那精致的碗中盛着热腾腾的面,笑道:

“额娘做的都好吃。”

“什么山珍海味都比不上额娘这面,儿子就只能吃的惯这个,吃了这面啊,浑身都有力气。”

胤祚哄的德妃心里高兴,看着又长了一岁的儿子,更是欣慰。

等那面温度正好入口,胤祚就拿起筷子,将面一夹,用力一粗溜,面一点没咬断,一小碗面都被他吸到了嘴里。

德妃看的高兴,这寓意好。

“额娘的胤祚长命百岁,平安康泰。”

德妃双手合十,她这几日都会如素,也是为胤祚祈福,每日抄写一本佛经,一连七日,日日供奉佛前。

乌雅家在胤祚生日这个月都会去施粥,或者请了京里药堂的大夫们出诊,为百姓开药医治,一应花销都由乌雅家承担。

都是为了胤祚积累功德。

乌雅家只有尽心尽力的,他们恨不得胤祚福寿安康。

胤祚也会在生辰这日为宫外百姓捐物捐粮。

他名下庄子很多,出产自然不少,大部分都每年换成了银子送入宫来,胤祚拿给德妃了,还有小部分胤祚会捐出去。

当然不是首接捐,想要救助更多的人,更需要的人,不能用那些皇庄的东西,都是换了糙米和腌菜,给贫苦百姓分发。

还有布料,自然不能是丝绸锦缎,都是粗布麻衣,主要还是分发被褥御寒。

京城贫苦百姓多闻荣亲王大名。

康熙听了心里高兴胤祚有此善心,感念胤祚得过命劫,想到当时大萨满让他多做善事为胤祚积福,康熙也特意在胤祚生日布施。

此举传到前朝,不少人家为了讨康熙的欢心,也愿意手指缝里漏下些好处,去给他们平日里不会瞧一眼的贫民。

不过是几斤粮食几匹破布,这些东西他们也不在意,只想讨万岁爷欢心。

康熙也没对此行为做出什么评价,但也在和几位重臣说及祈福一事时言:

“六阿哥降于朕家,乃是朕之幸事,六阿哥与朕今生父子,缘深情真。”

这话比什么都管用,为六阿哥祈福就是了。

索额图不在意,六阿哥六阿哥,在他眼里这是荣亲王。

明珠也不眼红,六阿哥,谁家没个偏疼的儿子,又不是要他顶立门户继承家业。

讨好万岁爷的方式罢了。

万岁爷喜欢就捧着,只要皇上没糊涂了,就不能将皇位交至荣亲王一脉。

董鄂氏一族却心里有些着急,六阿哥这名头一换,就是孝献皇后的孙儿,和他们董鄂家沾亲带故。

皇上这么疼爱六阿哥,他们族里看着好处,心里总痒痒。

可惜还有乌雅家的存在,德妃也好好的在宫里荣宠不断,他们不好攀关系。

毕竟说是皇子外家实在不妥,说是玛嬷的亲族,太后还在呢。

可是这名分摆在这,有这名头就是名正言顺,毕竟严格算起来,就是这么亲近。

这可是孝献皇后唯一的血脉了。

没人能反驳这联系。

可荣亲王年纪尚幼久居宫中,他们实在是没法子去接触。

毕竟哈哈珠子早就选好了的,王爷身边没空位子。

其他的,董鄂家的女儿也没法塞进他的后院,毕竟阿哥这年纪,还早着呢。

实在是让人心中焦躁难安,像有只小猫在挠似的。

董鄂家显赫大族,在前朝颇有分量,可在后宫却是个短板,当今万岁爷的嫔妃没有董鄂家的女儿,更是缺了个留着董鄂家血脉的皇子。

这和钮祜禄家、赫舍里家一比,就落了下乘了。

胤祚可不知道董鄂家的心思,他还沉浸在和额娘的母子温情时刻。

德妃虽有西个孩子,可心里还是最疼胤祚这个小儿子,其次就是养在身边的小女儿。

见面三分情,这句话不假,养在自己身边的感情自然深,更别说胤祚是德妃失去长子后的第一个孩子,弥补了她心中的创洞,又自小依赖额娘,几次大病从鬼门关抢回来,更是心疼。

这个孩子还给她带来了更多的荣宠,宫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