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科举农门出了个状元郎 > 第141章 诗词被县令收藏

第141章 诗词被县令收藏

“大善!枝头香蕊映春芳,凸显繁花似锦与活力明艳,情感的表达非常热烈。^咸/鱼_墈/书/ ¢嶵¢新,蟑/結?耕-新¢哙`全诗词写出来了春意盎然之感,虽未首接提及花之一字,却仿佛漫步在园林之中,看到了花开满枝头的场景。极好,极好!”

孔杰的点评,将掌声推向了高潮。

金县令笑着走下来,别人也只能跟着一起走。

这时候,有许多学生看到了孟夫子残疾的腿脚,走起来非常的扎眼。

有人可惜,有人可怜,亦有人嘲笑。

钱规在后面趁着掌声,小声嘀咕:“原来,李青云的师父,是个瘸子,笑死人了!”

正好被旁边的俞琅听到,俞琅歪头狠狠盯着他,“闭上你的坑,拿别人的身体缺陷嘲笑,你真是垃圾!”

钱规一愣,他正是见俞琅在他身边,才会说的,俞琅与李青云有仇,这样说,俞琅不应该高兴吗?

怎么回事?

没等他想明白,金县令己经走了下来,他也不敢说啥了。

“李青云,能把你这首诗给本官吗?本官看你的字好,诗也写得好,本官可要收藏了。”

嘶嘶!

众人吸气。

这可是明目张胆、妥妥的赞美啊。\卡,卡-小¨税′罔+ `已^发_布?罪′薪`漳!截-

让一个二甲的进士、如今的县太爷称赞的诗词,你能说不好?

李青云忙行礼,“谢县令大人抬爱,学生甚愿,心下欢畅!”

说着,将写好诗词的宣纸,双手捧着交给金县令。

金县令收了起来,命人装裱,然后又发表了几句感言,便带着人去了楼阁之内,和周寒山、孟夫子等人去聊天。

意思很明了,这里就交给这些学子们了,

以文会友,他这个县令总在现场,难免学子们会约束。

等到申时中,他在出来,说几句宴会结束词,最为合适。

金县令一走,这些学子们明显的松了一口气。

总这样拘谨着,拍巴掌都将手拍红了,实在是难受至极。

第三名的杜少笙心里颇不是滋味,他的才华还没来得及给县令大人展示呢。

但有这样的好机会,他也不愿错过,忙说:“我也想好了一首,孔秀才、李案首,还望品评一番。”

孔秀才倒是没有推脱,他今天就是金县令请来活跃气氛的。

李青云自然不会反对,文会、文会,是一个人传名的最好时机。+s·o_u.k/a?n¢s/h~u¨.?c+o!m?

如今文会,还没那么重要了,前朝时候,才子的名声非常值钱。

可以因为才学而被选入官,比如李白,没有通过科举入仕,而是通过才名入了仕途。

可见一个人的才名多么重要。

如今虽说不如以前,但若是才名远播,即便不为官,也会有许多人捧着银子来求诗画,依靠才华富裕一生,也不是不可以。

何况,文人相轻,文人之间就是爱做个比较。

没有了金县令等人在场,这些学子活跃了很多,很多人挤在杜少笙面前,争先看着他写诗。

“咏春!不错,首接点题。碧叶舞春朝,柔姿映日娇。写得好,短短十字,春日盛景跃然纸上,用词灵动,惟妙惟肖,清新美好,惬意非常。”

“蜂飞春意闹,绮色沁悠芳。妙笔生花,一个闹字,一个沁字,极为巧妙。色彩缤纷中,闻到了花的芬芳。不提花之一字,却仿佛看到繁花似锦,闻到幽幽的花香,韵味独特,令人陶醉!”

孔杰的夸赞,倒也不是虚的,杜少笙写的着实不错。

倒也没有落后于前面两人。

可见日常学习诗词,也是下了足够的功夫。

俞琅揽上杜少笙的肩膀,“少笙,你的诗词肯定不比李青云的差,给我收藏如何?”

杜少笙立即点头,他知道,俞琅收了他的诗词,绝对会多帮扶他一把。

他是县试前十名中,唯一一个家境贫寒之家。

是真正的贫寒,农家子和农家子是不同的。

李青云那样的叫农家子,但现在并不贫困,赵成也是农家子,但人家可是富裕之家。

他这个农家子,是贫寒的农户人家。

家里九口人,只有十亩地,全家除了种地,便是打散工赚钱。

他的爷爷、奶奶,娘、大伯娘负责种地,两个小堂妹,一个八岁,一个三岁,八岁的己经管收拾家务、喂养鸡鸭、拾柴、挖野菜等等活计了,大伯、他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