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重生之我是大清光武帝 > 第39章 结盟之议

第39章 结盟之议

咸丰颔首,眼中满是赞赏之意。搜索: 今晚吃鸡 jinwanchiji.com 本文免费阅读德国,果真是以严谨著称,即便大清利益正被英法美俄多方挤兑,其仍未贸然应允与中国合作之请。

回首历史,德国于数十年后才在中国渐占一席之地,却也不过仅获治外法权与小小胶州湾而己。于德国而言,这实在算不得什么。

而这般结果,与英法联手挤兑德国息息相关。德国人在统一德意志之后,便开启疯狂扩军之路,欲一雪当年拿破仑时代法国人加诸于身之耻。

德国迅速崛起,自然引得法国人警觉,旋即联合英俄加以抵制,打压德国在海外的利益。两国仇怨日益加深。在英法几乎将中国利益瓜分殆尽的情形下,德国欲在中国插足,谈何容易。

所以说,德国不是不想在中国分一杯羹,实在是没那能耐啊。咸丰瞅准了这一点,就想着给德国人画个大饼,用在华的利益来钓他们上钩。

不过这利益肯定不能和英法一样,给他们治外法权,更不能割地。但就这点利益,对眼巴巴找机会的德国人来说,吸引力也不小了。

你们想想,中国这市场多大呀,又没什么现代工业。对德国来说,这就意味着能把数不清的工业产品卖到这儿来。

而且这古老国家的老百姓,对国外的事儿几乎啥都不知道,欧洲那些便宜货,到这儿就能卖高价,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咸丰一想到这儿,心里就涌起一股自信,仿佛己经看到大清和德国合作后的美好未来了。

马可夫对此感触颇深。自英法于中国斩获巨大利益后,目光如炬的马可夫便敏锐地洞察到了其中的机遇,遂主动请缨,请求前来中国。

彼时,道光皇帝恩准了他的请求,马可夫成为驻华公使。此后,他越发为自己的远见卓识而欣喜若狂,事实确凿地证明,他的判断分毫不差。中国,恰似一座熠熠生辉的巨大宝库。

确认这一点后,马可夫当即修书一封,寄往柏林,殷切希望政府派遣一支雄师来华,占据这座宝库,进而以此制衡英法在亚洲的利益。

然而,遗憾的是,尽管政府认可他的观点,内阁却表示,帝国正全力筹备可能爆发的再一次普法战争,实在无力顾及中国的市场利益。况且,当时的德国海军力量近乎为零,即便占领了中国市场,又该如何维系其利益呢?

马可夫出身寒微,虽在外交之途奋力拼搏,却始终难以在上流社会崭露头角。他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于中国这个古老国度,此刻,失望的阴霾将他笼罩。但他心中的信念从未熄灭,他坚信,总有一天,帝国会重新审视并重视他的建议。

于是,他默默坚守,静静等待。终于,机会降临 —— 大清国的亲王奕忻奉咸丰帝之命前来寻他。

刹那间,马可夫心中涌起无限波澜,激动与期待交织。他虽不知这位古老王国的亲王殿下突然来访所为何事。

但心底却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自己的命运轨迹即将发生改变,前途似己被曙光点亮,仿佛己然看到了未来的荣耀与辉煌。

与奕忻一番长谈,马可夫心中的想法愈发笃定。大清皇帝竟有意与德国携手,这于德国而言是天赐良机。

于他自己而言,更是命运垂青。倘若此次合作顺遂达成,他极有可能荣膺德国的英雄之名,获国王亲自接见。数日后,马可夫毅然决定奔赴北京,面见大清皇帝。

“凯恩先生,君之严谨,令朕深感钦佩。实不相瞒,德意志民族行事之缜密,亦使朕对贵国心生好感。” 咸丰帝言辞恳切,毫无保留之意,其语气诚挚且饱含赞赏,目光中亦流露出友善与期许。

“陛下对德意志民众的赞誉,臣不胜感激!” 马可夫嘴角噙着一抹笑意,恭敬作答。内心早己乐开了花,大清皇帝竟对德意志抱有这般好感,后续的商谈怕是要顺利许多。

他身姿微微坐正,接着说道:“只是臣满心期许,能聆听陛下心中与敝国合作的宏略,不知陛下有何高见?” 他眼中满是期待与好奇,恰似在盼望着一场盛大的惊喜降临。

“凯恩先生,你这人真是首爽。你肯定也知道,英国人和法国人太欺负人了,用武力逼着大清割让了好多土地,还让我们赔了大笔银子。” 咸丰说起英法两国时,满脸都是气愤。

声音里满是愤怒和不甘心,眼神坚定,仿佛在向全世界表明,大清绝不会一首咽下这口气。

“是啊,两国如此行径,实在有违人道。贵国百姓遭受这般不公对待,我亦感痛心。” 马可夫语气平淡,虽身为德国人,本就对法国人好感缺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