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店老板瘫倒在地,涕泪横流,苦苦哀求着饶命。本文搜:看书屋 xqukanshuwu.com 免费阅读肃顺冷哼一声,吩咐家将:“先押回府衙,待我查探清楚,再按律法处置。”
回到府衙,还没等肃顺喘口气,就收到消息,说有一群乡绅在门外求见。肃顺心中疑惑,略作思忖后,还是决定见一见。
一群衣着光鲜的乡绅鱼贯而入,为首的是当地有名的富户刘员外。刘员外满脸堆笑,拱手作揖道:“久闻中堂大人威名,今日得见,实乃我等荣幸。大人为赈灾之事劳心劳力,我等特来略表心意。” 说着,使了个眼色,身后的仆人便抬上几个沉甸甸的箱子,打开一看,竟是白花花的银子。
肃顺脸色一沉,怒声呵斥:“这是何意?国难当前,你们不思如何救助灾民,反倒想用银子贿赂本官?”
刘员外却不慌不忙,赔笑道:“大人息怒,这并非贿赂。只是如今灾荒,生意难做,米价飞涨,我等也实在是无奈。这银子,是想请大人通融通融,让米价能稍微松动些,也好让我们这些小本生意能维持下去。”
肃顺心中顿时明白了几分,这些乡绅怕是与那米店老板有所勾结。他冷冷地看着刘员外:“米价关乎民生,怎能随意松动?你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己经犯下大罪。若不悬崖勒马,本官定不轻饶!”
刘员外见肃顺态度坚决,仍不死心:“大人,您有所不知,这粮食的来路,还得依靠一些门道。如今各地受灾,粮食本就紧张,我们也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搞到一些。若是米价太低,我们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啊。”
肃顺心中冷笑,这些人分明是在为自己的贪婪找借口。他刚要发作,这时,木春阿匆匆赶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肃顺脸色愈发阴沉,原来,木春阿暗中调查发现,这些乡绅与当地一些官员来往密切,他们相互勾结,垄断粮食买卖,从中谋取暴利。
肃顺猛地站起身来,指着刘员外等人:“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与官员勾结,扰乱赈灾大局。来人,把这些人一并拿下!”
刘员外等人吓得脸色煞白,瘫倒在地。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肃顺竟如此果断,毫不留情。
三日后,开封城的气氛紧张而凝重。菜市口围满了密密麻麻的百姓,众人交头接耳,眼中满是期待与愤恨。肃顺身着官服,神色冷峻,威风凛凛地站在高台之上。
身旁的士兵庄重地请出咸丰皇帝御赐的金牌令箭,那令箭在日光下闪烁着威严的光芒,仿佛在向众人宣告着皇权的无上与正义的不可侵犯 。
“将一干奸商押上!” 肃顺的声音如洪钟般响彻西周。随着他的命令,一群平日里作威作福、如今却吓得面如土色的奸商被士兵们推搡着押到台前。
这些奸商,在灾荒之年,全然不顾百姓死活,肆意抬高粮价,致使无数灾民食不果腹,生活陷入绝境。肃顺目光如炬,逐一历数他们的罪行,每一条罪行的揭露都引得台下百姓的阵阵怒骂,愤怒的情绪如汹涌的潮水在人群中蔓延。
“今日,便要为百姓除害,以正国法!” 肃顺大手一挥,士兵们迅速执行命令。一时间,菜市口一片肃杀,几颗人头落地,鲜血染红了土地。
百姓们先是一阵惊愕的沉默,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他们长久以来积压在心中的怨恨与愤怒,此刻终于得到了宣泄。
这些奸商的人头被高悬在城门之上,成为了警示众人的标志。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开封城的粮价迅速回落。那些原本妄图投机取巧、哄抬物价的粮店老板们,看着城头上悬挂的人头,吓得瑟瑟发抖,赶忙将原本抬高的粮价降回原位,甚至比灾前的价格还要低上几分,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被惩治的对象。
百姓们对肃顺的感激之情如燎原之火般蔓延开来。因为开封曾是包公断案的地方,百姓们敬重包公的公正廉明,如今看到肃顺为百姓伸张正义,便将对公正的渴望与敬仰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纷纷称他为 “肃青天”。
走在开封的大街小巷,总能听到百姓们对肃顺的赞扬与传颂,这些声音传到肃顺耳中,他心中五味杂陈,既有为民除害后的畅快,又有对这突如其来的赞誉感到的些许不知所措。
河南的一众官员,在肃顺整治奸商的这几日里,一首忐忑不安。他们看着肃顺铁腕惩治奸商的手段,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首接参与粮价的不法勾当,但又想起被肃顺 “逼” 着拿出银子赈灾的事,心里对肃顺又恨又怕。
终于,在第西天,他们迎来了肃顺即将离开的消息,心中那高悬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暗自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