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转折与新生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宣告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到来。搜索:找小说网 zxsw8.com 本文免费阅读这场会议像一束光,照亮了无数人的未来,也为历史的车轮注入了新的动力。而对于知青返乡的浪潮,更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林微微原本计划利用知青返乡的机会,跟随王承业一起前往上海。那里是她熟悉的城市,也是她未来商业蓝图的起点。然而,现实却给了她一记重击——王承业的返乡计划中,并没有“林小芳”的位置。
王承业的母亲己经为他安排好了一切,上海的机械厂正等着他去报到。春节过后,他就要离开村里,成为正式的工人。而这个消息,林微微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那天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院子里,给周围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王承业坐在院子里,手里捏着一封信,神情有些复杂。信纸被他捏得有些褶皱,显然他己经看了很多遍。林微微走过来,轻声问道:“承业,你最近总是心不在焉,是有什么事吗?”
王承业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愧疚,但很快被坚定取代。他深吸一口气,低声说道:“小芳,我……春节后就要回上海了。我母亲己经给我安排好了工作,我不可能再留在这里了。”他的声音很轻,仿佛怕打破这宁静的傍晚。
林微微愣了一下,随即故作平静地问道:“那你打算带我去吗?”她的心里其实早己有了预感,但还是忍不住问出这句话。
王承业低下头,避开她的目光,声音更低了:“小芳,你知道的,上海的生活和这里不一样。你……可能适应不了。”他的话里带着一丝犹豫,但最终还是说出了口。
林微微冷笑一声,心里却并不意外。她早就察觉到王承业的疏远,只是没想到他会如此坦然地摊牌。她淡淡地说道:“所以,你是打算一个人走?”她的声音很平静,但语气里却带着一丝冷意。
王承业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小芳,我对不起你,但我也是没办法。我母亲她……”他的话没有说完,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
“够了。”林微微打断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冷意,“你不用解释,我明白了。”她转身离开,背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单薄,却又透着一股倔强。
回到房间,林微微坐在床边,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却没有多少波澜。她并不难过,毕竟王承业对她而言,只是一个陌生人。她只是为“林小芳”感到惋惜——这个姑娘,把真心给了一个不值得的人。
“果然,男人都是大猪蹄子。”林微微在心里冷笑一声,随即摇了摇头。现在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第二天,王承业离开了村子。村里的人们议论纷纷,林微微的父母更是愁眉不展。女儿和王承业的事情早己人尽皆知,如今王承业一走,林微微的婚事成了父母眼中的难题。
“女儿啊,这可怎么办啊?以后你该怎么嫁人啊?”母亲拉着她的手,声音里带着哭腔,眼神里满是担忧。
林微微安抚地拍拍母亲的手,语气坚定:“妈,您别担心。我不想这么着急嫁人,我要做事业。现在政策这么好,我想出去闯一闯。”她的眼里闪烁着一丝光芒,仿佛己经看到了未来的方向。
林小芳的父亲坐在自家门前的矮木凳上,他穿着一件褪色的蓝布褂子,岁月在他脸上刻下深深的皱纹,却也沉淀出一种从容的气韵。他从腰间解下那杆磨得油亮的旱烟袋,烟袋杆上还挂着几颗干瘪的烟叶。他小心翼翼地从烟袋里掏出一小撮烟丝,塞进烟锅,然后用手指轻轻压实。接着,他从兜里掏出一盒火柴,划着一根,火苗跳跃着,他凑近烟锅,深吸一口,烟雾便从他微微颤抖的唇边袅袅升起,在阳光下化作一缕缕青烟。他慢慢的放下烟斗,皱着眉头说到:“你一个姑娘家,都没出过这个村子,你做什么事业?你还是安分一点,过几个月,我们托人给你说媒,找个好人家嫁了才是正事。”
林微微摇摇头:“爸,时代变了,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的机会很多,我不想一辈子困在村里。我想去温州看看,听说那里有很多人做生意,我也想试试。”林小芳的妈妈看了她父亲一眼,然后边摇头边叹气,虽然心里担忧,但看到女儿坚定的神情,最终还是没有阻拦。
母亲边摇头边叹了口气,轻声说道:“芳儿,你要小心,外面的世界很乱。”父亲拍了拍烟斗的烟,语气缓和了许多:“去吧,出去看看也好,见见世面,但是如果外面吃不好,不好做,随时回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