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两个人年纪相当,同样的对读书不上心。
只不过胤禟脑子还是聪明肯动的,胤?就是,哦有人靠了,又可以躺平的心态。
两个心思都不在读书上面的皇子一拍即合,宜妃自然得护着好不容易养在身边的孩子啊,连带着老十也跟着受庇佑。
只能说,有些人生来就不是吃苦的命啊,除了康熙的宠爱,胤?什么都不缺。
再说,就康熙那种爱谁就叫谁上进的性格,对于胤?来说可能被忽视外加亏欠的心理更加幸福。】
胤?听着听着在那点头,完全不顾他阿玛还在上面看着。
可不是嘛,上书房的兄弟那读书的架势太吓人了,当初进去就恨不得立马离开。
出宫以后更是自在,又不需要干活,还能时不时的去九哥那打秋风,吃的喝的玩的都能有人结账,手头拮据了还能厚着脸皮去拿银子,又没有皇阿玛都无所谓了。
瞧瞧前面的大哥二哥还有八哥,就连登上皇位的西哥听天幕说都是累死的,他觉得现在这样就很好。
至于以后受苦?
享受了那么多年,临老的那几年吃苦是他应得的。
反正就是一副彻底摆烂,一点要翻身的意思都没有。
胤禟哪怕难以释怀自己的结局,可看到老十的表情心里也无语了。
自小一块长大,他在想什么他多多少少都能猜到,现在他只觉得后悔加看不惯,好似老十是他养歪的一样。
【孩子长大了自然得娶媳妇,皇帝的儿子也不例外,至于为什么说康熙一开始就把胤?登位的可能性断了,因为康熙给胤?指婚一位蒙古福晋。
虽然满清和蒙古的关系不能单纯用汉人和异族来类比,但大家可以理解为,皇子娶了异族为皇子妃,那么他登基的可能性基本上就是断了的。】
这个说法很容易理解,不然这个血统谁都说不清楚。
【但也不能说康熙就对胤?没有一点真心,蒙古福晋确实代表康熙的态度,但身份那也是绝对数一数二,单论身份上来说,皇子福晋里面还真没她那么尊贵的。
两口子只要是不上进不掺和,无论是谁上位都得好好掂量掂量,基本上就是好吃好喝的养着就行。】
十福晋凌厉的双眼一眯,叫人去把她都快落灰的鞭子收拾出来,果然还是欠收拾啊。
谁都别想耽误她过好日子。
本来嫁过来前阿爸就和她说了,谁给她气受了首接打就是,刨除掉紫禁城里面的长辈,就是妯娌也能毫无顾忌的顶回去。
大不了说一句不懂这边的规矩就是,百试百灵。
【胤?两口子的关系如何并没有明确记载,但能知道的是,他共有六子三女,其中西子一女都是一个妾室所生。
康熙的这群儿子还真是除了只想着和胤礽拼一拼谁先生下嫡子的胤禔,基本上夫妻关系都算不上和美啊。
一个个别急着否认,虽然用子嗣来证明夫妻和美是一个不可取的指标,但只要是男人有心,哪怕是尊重嫡妻,起码这个庶长子是不该蹦出来的。
嫡妻不能生算另外一码事,但康熙指挥的时候健康应该查过吧,难道给儿子指个不能生的?
所以啊,要是没有嫡子,基本上就是皇子们的锅了。
之前就科普过,生儿生女这个问题,不是女方不孕不育的话,还是从男方身上找问题吧。】
一下子基本上把人全部扫射进去,胤禔也没多高兴。
其他人难免脸面有些挂不住,回去怕是又得闹起来了。
一群在家里本来担心的福晋倒是解气的很,就是,一个个宠着妾室把她们当老妈子使唤,还抱怨肚子不争气。
就冲着你初一十五都不一定歇在房里,我就是敢怀你怕是也不敢认啊。
康熙对于自家儿子家里的情况还算是清楚,别说,一个个夫妻关系都算不上和美,现在这个年纪了,有嫡子的还真是不多。
上头的冷气扫射到身上,一个个在外面金柜的阿哥都低着头认错。
【老十的蒙古福晋后来有儿子,但很可惜她自己去世的早,倒是康熙没给胤?抬自家侧福晋的机会,首接又指了一个继福晋,这次出身八旗贵族,身份也是显贵。
从康师傅指婚的对象来看,胤?只要自己不作死,荣华富贵是少不了。
但谁叫他和他九哥兄弟情深呢,胤禟帮着胤禩,他也跟着一头栽进去都不带迟疑。】
胤禟:算了,老十花他的钱归一码,但也是真心的,养就养着吧。
胤?:虽然福晋凶了点,怎么还和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