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胎穿民国,您给我种植空间? > 第 54章 学习论语

第 54章 学习论语

今天是星期三,就她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书斋里读书,而哥哥姐姐们则是去外面的学堂读书。本文搜:狐恋文学 xhulian.com 免费阅读

平日里,哥哥姐姐们只有晚上下学后,才会去书斋学习。

到了星期六和星期天,哥哥姐姐们会一整天待在书斋学习。她想,到那时书斋里应该格外热闹。

尚武堂和书斋只有一墙之隔,两个院子之间有一个拱门相连。这道拱门是用青砖砌成的,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显得古朴而典雅。

李秀芸一行人在小桃的带领下,穿过拱门,绕过假山池塘,很快就来到了教室。他们到时,吴爷爷还没有来。

小桃把李秀芸的书包放在书桌上,然后开始安排她的小伙伴们。

李秀芸注意到,她的桌子后面多了一张桌子,她的小伙伴们将坐在那张桌子上。

她有些不好意思,担心自己挑的人太多了,增加了吴爷爷的负担。

不过,她也明白,既然选择了都留下,就不能在退回去了。

她想既然小桃有安排,那代表家里人己经和吴爷爷说好了。

她还是不要想那么多,她还小呢,这些事不该她操心的。

小桃安排好一切后,轻声对李秀芸说:“小姐,我在外面等你,有什么需要随时叫我。”

李秀芸点了点头,心中感激小桃这些年来的照顾,也暗自下定决心,要尽快学会独立,不再让小桃这么辛苦。

小桃姐姐走后,她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从今天开始,她将在这里学习。

李秀芸等了一会儿,吴爷爷还没来,她就打开了书包,里面装着父亲为她精心挑选的课本和文具。

她小心翼翼地从书包里拿出一本《论语》,她以前从未想过,有一天,她也会对书本如此的爱护。只因这本书是她父亲送她的。

父亲送给她时,还说,这本书是他小时候开蒙时,祖父送他的,要好好珍惜。

初听时,她感到很不可置信,那么多年了,这本书还保存得如此完好。

对于一个前世读半个学期的书,书本就烂得不要不要的人来说,这简首就是离了大谱了。

其实家里并不缺书,她明白,这是父亲在含蓄表达对儿女的重视。

她想,这就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浪漫吧!

这是她今天要学习的第一本书。

她翻开书页,里面的字,经过三年的努力她都认识了,就是有些内容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想起这三年的认字经历,心里就泛起阵阵甜意。

还不等她多想,吴爷爷就进了教室。吴爷爷走进教室,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环视了一下教室,看到李秀芸和她的小伙伴们己经坐好,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走到讲桌前,轻轻地放下手中的书,目光温和而深邃,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带着无尽的智慧和慈爱,缓缓地说道:

“孩子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论语》的第一课。”

吴爷爷的声音在书斋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如同古老的钟声,敲打着孩子们的心灵。

他先给孩子们介绍了《论语》的背景。

他说道:“《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

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国历史的长河,影响了无数人的心灵。

《论语》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是我们学习做人的智慧源泉。”

他停顿了一下,眼神中闪烁着对经典的敬畏和热爱,接着引用了一句名言: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不仅强调了《论语》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更体现了它所蕴含的深邃智慧和博大精深的内涵。

它告诉我们,通过学习《论语》,我们不仅能学会如何成为一个有德行、有智慧的人,还能从中汲取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智慧。”

孩子们听得入神,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李秀芸心中更是充满了激动。

接着,吴爷爷缓缓地念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他的声音在书斋中回荡,每一个字都显得那么庄重而富有韵律。

吴爷爷读完课文后,他又开始逐句讲解与提问。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了知识,然后经常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