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沈彦,把木大头父子三人带到离庄门比较近的那一排屋子那里,父子几个挑了其中两间屋子,其中一间用来住人,另一间放置些东西。
安顿好木大头父子三人,陈九月和老大要回镇上了,两人刚出了庄门,就看到徐阿婆和他的小儿子,提着一只野兔和一筐野菜,匆匆赶来,死活要让陈九月把野兔和野菜带回镇上去。
陈九月实在推辞不过,只能让老大收下。
徐阿婆拉着陈九月的手又是好一阵寒暄,还是老生常谈说些感谢的话,以及他儿子现在能下地开始走路了的事。
几人说了一刻钟左右,陈九月推托镇上还有好多事要忙,不能久留,这才告别离村了。
回到镇上,己经半下午了。
刚回到,陈九月就听说,上午县令和他的爱妾来过镇上了。
据说是,最近医馆的义诊做得热热闹闹的,县里都传开了,医馆再次名声大噪。
同时,县令听说了这边的医馆卖有很多种很有效果的成药。
尤其是很多外地的医馆过来求购酒精,羊肠线,麻沸散这些东西,都供不应求,买都买不到。
医馆的生意好成这样,远近闻名了都。
县令大人亲自跑来一趟,一是为了嘉奖,送来了一块匾额。
另一方面,明里暗里,话里话外,都暗示着要么参股到医堂,要么“购买”医堂的各种方子。
邱掌柜可是个人精,医馆不是不能跟别人分利,那得看跟什么人分利。
这个县令,是世家子弟出身,在这里任职只不过是熬个资历,过不了几年就会调走了。
送出去的利益,如果不能对他们的生意起到保护作用,他们何苦凭白送出去多一个人来分钱?
邱掌柜搬出了军需合同,同时也十分隐晦告知了,医馆的大股东是北境军的大元帅,县令要参股,要那医馆的方子,得跟元帅说一声,元帅同意了才行。
县令听闻,大惊失色。
他一个小小的普通世家子弟,哪里敢跟军中的元帅虎口夺食?
顿时歇了心思,说了几句好话,就带着自己的小妾打道回府了。
陈九月听着邱掌柜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些事情,心里前所未有的安定。
县令可以算是这个地方最大的一方势力了。
县令不打他们的主意了,他们以后都可以安心在太平县做他们的生意了。
现在,太平县的几大势力,她多少都有些沾边,又有军需和将军这座大山镇着,别人轻易不会来招惹他们,有了太平县这个地方做根基,她要在这个朝代,生活几十年,也有了安稳的保障,同时将来他的孩子们无论是读书还是做生意,都不会举步维艰,受人掣肘。
这一场穿越的人生,她总算是打下了一个基础!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