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上去问道,“叔,有我的信吗?”
邮递员看到是她,笑道,“有,不光有信,还有汇款单呢。”
邮递员己经对徐宁很熟悉了,这姑娘每个月都有信和汇款单,还是分别从两个部队上寄过来的。
徐洋现在每个月寄十块钱过来,陆笑堂从过了年,就每个月给她寄二十块钱,还有各种票。
现在村里包括知青院,都知道徐宁每个月有三十块钱的汇款,还有各种票。
但村里人也知道,这姑娘每月三十块钱的汇款也剩不了啥。
每个月都进城几次买肉买细粮,从来没看到她买过粗粮。
徐宁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要不然一个不大的女孩子带着弟弟,手里还拿那么多钱,肯定不安全,就是要让别人知道,每个月拿到汇款都被姐弟俩花用了。
今天两张汇款单,却有三封信,一封是徐洋写的,一封是陆笑堂的,还有一封是新市寄过来的。
徐宁心想,应该是陆伯伯和陆伯母的女儿寄来的。
上次听陆伯母说过,她大闺女在新市当知青,徐宁没有打开信,打算晚上去牛棚的时候把信交给陆伯伯。
徐洋写了满满三张信纸,在信里把全家每个人都问了一遍。
又把他在部队上的事情交代了一下,说他在部队上挺好,争取明年过来探亲。
陆笑堂是一张信纸就写了一半,上面只有几句话,有事发电报,没钱了发电报,问全家人好!
晚上徐宁给牛棚送东西的时候,把那封新市来的信和陆笑堂的信一起带过去了。
陆伯伯和陆伯母看到信,两人都激动的红了眼眶,两人把信看完。
又把信拿给徐宁,让她也看看。
徐宁接过来,看到上面写的都是对她的感谢,又说等学生放假。
她想过来看看,不知道徐宁这里方便不方便。
“陆伯伯陆伯母,你们给笑然姐写回信时告诉她,我们这里随时欢迎她来,随便她住多久都行。”
陆爸和陆妈都感激的说道,“好孩子,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