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后,部队的任务就是休整,总结,然后开始评功评奖,军事训练也逐渐恢复。本文搜:看书屋 520ksw.com 免费阅读
评功评奖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像侦察连这种优秀的连队,就算每个人授以三等功以上,都不会过分。
但现实是,立功的比例是有限的,和平时期,在部队是很难立功的,立功比例不会超过10%。战争时期,立功的比例也不会超过总人数的30%。
侦察连本来就有150人左右,后来又补充了几十个新兵,规模在200人左右。
按比例,能被记功的不会超过60个人。但实际中,由于侦察连的表现出色,有80人被记功!
在当年的评功活动中,各部都动员战士将战功让给烈士和伤员。
全连烈士有37人,伤员有35人,己超过60人。
所以在实际评功中,一部分烈士也没有评上战功。
在侦察连的评功活动中,出现的难题,不是争功,而是让功。
和龙兴一起回国的七位同志,必须记功,这是全连官兵的共识。
连长龙兴评一等功,班长小赵和副班长小张评二等功。小李和小王背回了缴获的冲锋枪,也由原来拟定的三等功升级为二等功。小潘,张杰评三等功。
总结和评功活动持续了多天。
在战地医院养伤的凌卫国也回来参加了,他是指导员,比较擅长做思想工作,这些活动最需要他。
他的腿伤好的很快,毕竟只是皮肉伤,若非感染了,其实是不需要住院的。
连长龙兴首先带头让功。
原来的侦察连副连长陈小光,作战勇敢,又带队抓获了两个俘虏,在会河桥战斗中重伤致残,失去一条腿,初评为二等功。
龙兴提出,陈小光更有资格获一等功,要把自己的一等功让给他。
后来,38师政治部根据陈小光的战绩,改评一等功,龙兴则报请大军区,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对于小潘的三等功,全连都认为评低了。一起回国的六位战友,一致公认,要不是有小潘,他们大概率没办法活着回国。
大家都愿意将自己的功劳让给小潘。
小潘倒无所谓:
“大家别让了,这二等功三等功都没所谓,我们能活着回来,比起牺牲的战友,己经够幸运了,立不立功都不重要,我愿意将三等功也让给牺牲的战友。”
为了这事,龙光和凌卫国亲到师政治部,汇报了小潘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龙兴汇报完后,补充说:
“如果名额所限,我愿意将我的战功让给小潘!”
小潘重新被定为一等功,但小潘多方谦让,一定要将一等功让给一位烈士,最终,小潘被定为二等功。
同行的7位战友中,只有张杰是三等功。
指导员凌卫国获评二等功,他坚持要将战功让给烈士,上级坚决不同意,作为这样一支英雄连队的指导员,不记功是不恰当的。
同样的原因,副连长杨凯也被评为二等功,他也让功,但同样不获批准。
也许很多读者朋友,对一二三等功,并不是太了解,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
三等功由团政治处批准。
二等功由师政治部批准。
一等功由军级政治部批准。
二级战斗英雄由大军区批准。
一级战斗英雄由总部批准
在实际中,一等功臣无需多说,如果还活着,肯定能提干,负责安排好工作。遗憾的是,很多一等功臣都是烈士或者残废军人。
当时参战的二等功臣,大部分被保送军校或者集训队,毕业后提拔为军官。如果原来是军官的,也会升职。
如果二等功臣退伍转业回乡,地方政府也应安排工作。
7位战友中,小潘和小李。都被保送上了军校,后来成了军官。
小王退伍回乡后,因为是参战二等功臣,当地政府把他安排进了公安局,成了一名人民警察,最后在派出所所长的岗位上退休。
至于三等功臣,大部分都退伍回乡了,有些地方政府比较重视,三等功臣也能安排工作,有部分三等功臣,回乡后并没有获得很理想的安排,成了农民或农民工。
七位战友中,张杰是三等功,他的文化也不高,只有初中毕业,所以后来退伍回乡,也没获安排工作,先是当农民,后到广东珠三角当了一名农民工。
2000年以后,当年的参战老兵经常组织聚会,侦察连七位战友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