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氏妹提议,让她回去给侦察兵煮点吃的。本文搜:看书屋 kswxsw.com 免费阅读
龙兴可不敢答应,婉拒了。
盘氏妹的母亲看出了龙兴的担心,连忙说:
“你们别担心,我一个人回去给你们做点吃的,我女儿留在这里陪你们。必须吃饱了才好赶路。”
盘氏妹接着说:“你们放心好了,我老公也是中国人,等下叫他给你们带路。”
龙兴说:
“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做吃的就不用了,如果可以,天黑后带我们到过桥的地方就行了。”
“过了桥路更不好走了,现在,共平到处都是公安,民兵也回来了,你们被发现就麻烦了。等一下,我叫女婿带你们走小路通过共平。”
“我女儿留在这里,我回去叫我女婿过来。”
说完,越南女人就想站起来离开,小赵拦住了她。
“同志,让我回去,叫我女婿带你们走,共平很复杂的,你们很难走。”
“我女儿的命都在你们手上,你们还不放心吗?”
盘氏妹帮腔说.:
“同志,放心吧,让我妈回去,叫我老公过来,让他给你们带路。”
说到这个份上,龙兴也不好再拒绝。
他打了个眼色,示意小赵放她走。
她走的时候,顺手从田里拔出了几棵木薯带回去。
盘氏妹很健谈,中文讲得也不错,她主动和龙兴聊起了天。
“你老公叫什么名?”
“他叫沈荣,我们瑶人姓盘和姓沈的人最多。”
“你去过广西吗?”
“去过,我还去过南宁呢。”
“你老公没有被赶吗?”
“原本他是要走的,但舍不得我,我原来打算跟他一起回中国,又舍不得我阿爸和阿妈,后来阿爸给公安屯送礼,我们就不走了。”
天渐渐黑了下来,周围又己经是蛙声一片,木薯田里,蚊子特别多,侦察兵们的手和脸被叮得奇痒难忍。
小赵提着冲锋枪到田边警戒。
八点钟的时候,两道黑影往木薯田走来,盘氏妹的妈妈和老公来了。
盘氏妹把他的老公介绍给龙兴,一个稍显瘦削的中年男人,夜色朦胧,看不清他的面容。
龙兴和他握了握手,说了一声:
“谢谢。”
“我叫沈荣,我们现在走吧,抓紧时间,通过共平要绕个大弯,天亮前必须通过共平。”
沈荣的中文说得很好,比当时滇桂的许多大国边民说得还要标准。
“出发。”
龙兴下令。
盘氏妹的妈妈把一个布袋子递给龙兴:
“我们家也没有什么粮食了,真不好意思,只给你们煮了点木薯,带在路上吃。味道虽然不太好,但很撑肚子,希望中国同志不要嫌弃。”
她说完,随便从袋中掏出一块木薯,当着大家的面,大口吃了起来。
龙兴明白她的意思,她这是想证明给他们看,这木薯是安全的,没有毒,请大家放心吃。
“谢谢。”
盘氏妹母女俩反复叮嘱沈荣,一定要把中国同志安全带过共平。
盘氏妹对沈荣说:
“要是情况不好,你就把中国同志带到广西吧。”
“这倒不用,不能连累你们,带我们过了桥就行了。”
“走吧。”
沈荣说完,就走出木薯田。
“谢谢!”
龙兴向盘氏母女敬了军礼。
侦察兵们依次向她们敬礼。
沈荣在前,引着侦察兵们一路向南,他们专挑田间小路行走。
.一边是水田,一边是河流。大约走了二十分钟,一道人影向他们迎面走来。侦察兵们立即向两闪身,端起了枪。沈荣忙说:
“别紧张,这是我阿爸,他先过去看一下,看看有没有人守桥。”
盘父来到跟前,对沈荣说:
“现在桥上没人,你们快点走。超过十点公安就来守桥了。”
龙兴和盘父紧紧握了握手:
“谢谢。”
“快走吧,路上一定要小心。”
再往前一百米,来到一座吊桥前。
当时,越南北方很多都是吊桥。这种桥非常简单,在河两边建两个桥墩,在两个桥墩间拉上西条铁链,铺上木板,就成了一座桥。
越南连年战乱,极度贫困,这种吊桥造价低廉,刚好适合越南的国情。那些好一点的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