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李世民携二十四臣称霸大秦 > 分卷阅读171

分卷阅读171

心,随手放在怀中的《李卫公兵法》与韩信讨论。本文免费搜索:新天禧小说 xintianxixs.com

韩白卫霍。

韩信作为一位兵法大家,李世民与李靖在战法上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也是接收了韩信的兵法学说, 故而他对韩信热情极了。

韩信为新皇的热情惶恐了一瞬,但是当他看到新皇递给他的兵法书后瞬间就把这惶恐扔到了一边,如饥似渴地看起了书,看到激动之处甚至能和李世民讨论起来。

李世民和尉迟敬德、刘弘基自然乐意非常,于是整个房间内洋溢着学习的热情。

就像一个小朝会。

他们在快乐着,但此时的秦始皇翻阅着手中的书籍, 却面色凝重。

半晌, 他放下书籍,遥望远方, 目光幽深,轻声道:“真像。”

“那个皇帝,那群臣子。”

李世民他们自然不知道,他们还在商讨着。就是最后李世民看着面前这些新增的贤能,想着今日出现了三位臣子,君集时已经出现魏晋南北朝,那今日,今日……今日……

在众人的注视下,李世民的脸色不复之前的红润,不知想到了什么,反而越来越白。

房玄龄关注到了,问道:“陛下可是想到何事?”

李世民心有戚戚,想说什么,但又迫于在场的人过多而无法说出,最后只能道:“朕就是想到一件事,可能需要朕回咸阳宫一次。”

不待丝毫耽搁的,李世民就先走了。

其他人见此,有想留下的就先留下,想走的就走。

张仓、陈平不用走,皇帝陛下今夜不住这里,他们自然可以和杜如晦住一起,就像当初在狄县那边一样。

李世民走了,就跟着李世民也先走了的尉迟敬德和房玄龄等人在快步中还是不放心的提问。

面对魏征、尉迟敬德、刘弘基和房玄龄,在他们茫然的表情下,李世民提示道:“你们可还记得朕每收集一臣子,那《华夏通史》就会出现一次变化?”

这话如同雷霆之击一样击打在几人心尖,让他们被喜悦冲昏的脑袋瞬间清醒,心尖发颤。收集臣子是个好事情,但在此刻却犹如五雷轰顶。

房玄龄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他颤声:“陛下您的意思是?”

刘弘基呢喃:“今日新找到了政会、如晦和萧瑀,也就是这个历史……”

他们齐声惊呼:“会出现唐朝!”

他们急于知道唐朝的发展,房玄龄看向李世民,沉默半晌,想问什么,但那个问题就是说不出口。

那种眼神,李世民自然能知道臣子心中想问的问题是什么?

现在能看到这新朝代的唯有一人,那就是现在还在咸阳宫中的政。

所以问题来了,李世民悠悠地替他们问出那句话:“你们想问这件事情被政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是吗?”

房玄龄等人默默点头。

李世民面上露出苦笑道:“我也不知道,不知道他知道这件事情会有什么后果。”

他不能和他们说的。

不能和他们说那可是大秦的开国皇帝秦始皇赢政,最后李世民只能对他们说道:“朕先回去了,至于结果如何,明日再见分晓吧。”

如果真的暴露了,那也是他和秦始皇应该处理的,不是这些臣子能够干涉的。

李世民转身回宫,留一脸忐忑惶恐的四人,半晌,尉迟敬德问道:“陛下,会没事吧?”

魏征、刘弘基和房玄龄久久没有言语,最后还是房玄龄道:“可能吧。”

陛下不说,他也能猜出那个小娃娃是谁,他们都能从大唐穿过来了,那人死而复生又还童也不是不能理解。

那人的行事作风,年幼却能熟稔地处理大秦所有政务且言而有物,还有偶尔露出的睥睨天下的眼神。

猜出那人的身* 份,简单极了。

李世民赶回咸阳宫时整个殿堂之内静悄悄,毫无动静。

夜已深,臣子们都回家了,安静的房间里除了烛火爆裂声,唯有人轻轻翻书的书页的声音。

李世民透过轻薄的帷幔看到的就是坐在上首的秦始皇翻看着书,定是出现新的内容他才会在这里看书。

逃避,不是他李世民的风格。李世民掀开帘子,直直走到秦始皇面前,对方手中的书籍确实厚了些。

半晌,李世民道:“书……可是出现了新内容。”

“嗯?”

听到声音,秦始皇抬起头来,他身体一顿,点头道:“出现了新内容,许多内容。”

许多内容,不用多想,李世民一下子就猜到了。

隋?隋末之乱?和唐?亦或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