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 > 第256章 姬仇生母到底是谁?

第256章 姬仇生母到底是谁?

主人公吧。”

这些人一说,很多人就反应过来。

“开局一个墓,内容全靠编?”

...........

(博主,说一说墓穴主人吧,晋文侯姬仇的生母是谁吧。)

(你的故事,虽然给我们讲了晋文侯姬仇的生母另有其人,但不能确定跟你讲的故事吻合,他生母怎么确定历史上确有其人,确定有这个势力呢?)

陈勇笑了,这是上当受骗习惯了,已经产生抗体了。

很好,就得有这样的质疑精神。

【首先,如何确定甲字形墓穴的主人是晋穆侯的妾室,因为发现了陪葬的鼎,这是跟晋穆侯以及大夫人是一套的,断代在了同一时期。】

【墓穴的排列方式也符合了陪葬墓的规格。】

【接下来,就是讨论晋文侯姬仇生母是谁的问题。】

【幸好,晋文侯姬仇不想让世人忘记自己的生母,不想自己的生母被渣男欺骗,还默默无闻,他把自己生母的名字刻在了青铜器上。】

【晋文侯姬仇的生母叫:杨姞!】

【在墓穴中出土了文物:杨姞壶。】

然后,史学家根据史料,终于搞清楚了一件事。

在传统史料,《国语》《左传》《史记》中。

都曾描述了一个国家,名叫:古杨国。

这个国家在杨姞壶出来之前,大家以为是不存在,因为都是一些零散的描述,根本没有真正的证据。

但是,杨姞壶一出来,立刻就夯实了这些史料的可信度。

而这个古杨国,就是杨姞的母国。

姞姓诸侯国,尊贵的上古八大姓之一。

也是周宣王时期,拉拢的重要政治盟友。

还记得,周宣王有一个表妹,她来自于趣马家族,姞姓贵女,嫁给了韩侯,名曰:韩姞!

杨姞和韩姞就是同族不同宗的贵女。

而古杨国在哪里呢?

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洪洞县,洪洞县在秦朝设立了郡县,就叫杨县。

而在唐朝,因为李唐要去除杨隋烙印,把杨县改名为洪洞县。

【因此,从一系列史料论证得出,姞姓古杨国的确存在,而且还就是在周宣王时期被灭掉的。

因为这一族被屠杀殆尽,周宣王最后,只能把自己的小儿子分封在古杨国,建立了姬姓杨国,也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杨国。

他的这个儿子也被叫做杨公长父,也说杨公尚父。】

【你觉得我给你讲的故事,是编的吗?】

(太硬核了。)

(尼玛,史书竟然真的有古杨国的记载,所以,一些事情还是留下了?只是在儒家史官可以的误导下,又被抹去了,你们可真行。)

(这就是史料和考古,地下和地上双重印证,直接考证出了一个姞姓古杨国。)

(一切的证据都闭环了。)

(尘封的历史啊,这才是尘封的历史。)

(没有想到,我吃到了这种大瓜,真是太爽了,现在我看女频小说不会说无脑了,起码人家是有着真实历史原型的。)

(果然,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的历史,随便拉出一段,都能写小说了,太曲折,太离奇,太魔幻了。)

(再一次认识到了史记的含金量,古杨国都写了。)

..........

大明,

方孝孺张大了嘴巴。

“古杨国真的存在?”

“这不是太史公乱写的吗?”

齐泰暗骂,原来你们心里面,其实也对史书产生过怀疑啊。

感情你们就是,对自己有利的史书就信,不利的史书叙述就不信是吧。

好美丽的学术研究态度。

这不就是双标吗?

..........

大清,

一些专门给《史记》挑错的人,默默的删除了批判史记中这一条的内容。

“太史公,果然是史圣啊。”

下次在找他的错漏。

他们还是坚信,学术就要本着考据的态度,一条条的过。

不迷信权威,不为尊者讳!

....

大唐,

世家门阀的人彻底沉默了。

这次的证据太硬了,杨姞壶一出,直接就把史书中传说变成了现实。

他们很想说一句,这些人有病啊,为什么要考古,我们写什么,你信什么不就完事了。

我骗骗你,你骗一骗他,然后大家一起骗一骗老百姓,不就国泰民安了。

为什么一定要让屁民了解我们是怎么剥削他们的,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程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