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钱钱钱钱钱!这个崇祯太有钱! > 第199章 这里也是我大明的疆土了?!

第199章 这里也是我大明的疆土了?!

五月初三,天光乍亮。本文搜:常看书 changks.com 免费阅读

京师街头的报童一早便扯着嗓子叫喊:

“《皇报》出新啦——漠南诸部全灭,车臣部投降,大明疆域再扩五十万平方公里!”

“朱陛下亲封草原行省,推行屯垦军令,五年内免赋十年补银啦——”

嘶哑而兴奋的声音,像滚烫的铁水,泼进百姓耳中。

一份份报纸从各大驿站、政务厅、阅事所、学馆流出,三炷香不到,便传遍京畿、首隶、江南、闽广、云贵……

【京师·早点铺】

油锅里响着“哧啦”声,炸得焦香的油条正从锅里捞起。

铺子门口,三五个刚出工地的瓦匠正端着热豆腐脑,就着烧饼往嘴里扒。

一个身穿短褂的青年挑着一摞报纸走过,口中喊着:

“草原全平啦!皇上发军令啦!”

老工匠一听,咬着半根油条跳起来:“啥?!再说一遍!”

“你刚才说啥?漠南全灭了?”

伙计手里热汤都端歪了,兴奋地扑上去撕下一份报纸,一边读一边激动地嚷嚷:

“快看快看!科尔沁、鄂尔多斯、巴林,全灭了!连车臣部都投降了!”

“咱大明版图又大了一圈!这得有几十万平方里了吧!!”

老工匠连忙擦了擦手:“今天谁都别和我抢,我请大家吃早饭!!!”

【苏州·小学】

清晨,阳光洒进教室,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着一幅简略地图,正上面贴着“祖国疆域”五个大字。

一群七八岁的孩子端坐课桌前,正听地理老师讲课。

“我们大明东临大海,西望昆仑,南至交趾,北……还没完全打通。”

老师在黑板上画着,语气沉稳,指着漠北方向略带些遗憾。

门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老师老师!新报纸——《皇报》刚送到!”是传达员小何,气喘吁吁地冲进来,手里举着还带墨香的通刊。

老师皱起眉头:“上课时不得喧哗——”

但下一秒,他看到报纸头版那行加粗的大字时,话音戛然而止,手顿在半空。

他一把接过报纸,匆匆扫了一眼标题,眼圈顿时泛红,喉咙仿佛被什么哽住:

“……皇上设草原行省,疆域再扩五十万平方公里!”

“……漠南诸部尽平,连车臣部都归降了……”

他颤着手把报纸放在讲台上,反身回到地图前,指着北疆那片曾经模糊的区域,重重一划!

激动的说道:“孩子们,看好了——”

“从今天起,这里——”

“这里也是我大明的疆土了!”

教室里鸦雀无声。

孩子们眼睛睁得大大的,虽然年纪尚小,却也被老师此刻炽热的语气感染。

一个男孩第一个举手:“老师!那我们是不是比从前更大啦?”

老师猛地点头,语气激昂:“不止是更大——是更强!”

“是我们陛下,让那些侵扰我边疆百年的蛮部,从此不敢再越我一步!”

他顿了顿,眼神扫过每一个稚嫩的脸庞。

“你们生在这盛世,注定要比老师更远大。”

“要记得今天,记得——你们脚下的土地,是几万将士、万千百姓、用血和火打下的!”

“——明儿们啊,守土是你们的责任,强国是你们的未来!”

“现在,全体起立!”

唰啦一声。

孩子们唰地站起,稚嫩却整齐地齐声高呼:

“大明万岁!”

“陛下万岁!”

【西川·村口大槐树下】

槐花落了半地,阳光暖洋洋的照在枝头。

村口的老汉们蹲在地上,身边围着瓜子壳和鸡毛草,有人眯着眼晒太阳,有人打着哈欠,有人拿树枝在地上画圈圈。

“这日子啊,过得跟锅巴一样,干巴巴的。”一个老汉咂着牙。

这时,从村头奔来一个小小的身影。

是六岁的狗娃,穿着泥点子裤子,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报纸,脸上都是兴奋:“爷爷爷爷——镇上发新报了!”

“说是皇上打赢了,把草原全都收了回来!现在还迁人过去,放牛、养羊、种田——啥都有!”

听到“迁人”两个字,几个老汉原本浑浊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拿来我看看!”老张头一把夺过报纸,抖了抖,摊开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