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两百八十二章:暴君?不,这是千古一帝!
“臣怕死。.d.n\s+g/o^m~.~n*e?t~”茅焦依旧跪伏在地上,言语却少了许多颤抖。
没给外面那些权贵求饶机会的秦王政真想杀他的话,不会问出来。
“但。”心有底气的茅焦话锋一转:“臣更怕我王走入歧途,更怕我秦国亡于一旦!”
本就寂静的朝堂维持现状,只能听到秦王政屈指敲打王位扶手的声音。
那声音响了十几下。
“茅焦。”秦王政轻唤。
“臣在。”茅焦头又往下低了一些。
“你刚才说的话,果真吗。”
“臣所言句句属”
“不用急着回话,好好想想。”
“……”
“问问你自己的心,站出来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寡人,是秦国,还是权、名、利。”
“……”
秦王政静静等待片刻,十指交叉,叠放在膝:
“你说寡人残暴,说寡人蒺藜谏者是桀纣之举。
“难道寡人事先未说过再言太后之事者,杀而戮之吗?难道寡人是临时起意杀死孟公、西公的吗?
“若是夏桀、商纣和寡人一样,言而预之,提早说清楚作甚事会遭杀戮。
“若是夏、商两朝臣子也像宫外者一样不闻天子之语,故意触犯之。
“桀、纣践诺杀之。
“那仅从这一件事来论,寡人不认为桀、纣所为有甚不对。
“你,以为然否?”
停顿,视线在堂下一扫而过,秦王政问满朝文武:
“尔等说说。
“到底是寡人残暴,还是殿外那些臣子跋扈呢?”
视线落在弟弟身上:
“化龙,我秦国的储君,天下最贤德的君子,古今最年轻的子。
“你来说说,寡人所为是否有悖道义。
“你来说说,寡人和殿外那些臣子。
“孰是,孰非。
“孰对,孰错。”
嬴成蟜面上露出谁都能看到的艰难之色,咬字很是困难:
“王上所为,不违道义。
“言出必践,无,无错。”
秦王政颔首,一脸平淡,没有露出喜色,就好像本应如此一般。
年轻君王的眼神就像鹰目一般移动,落在第二个猎物身上:
“茅焦,尔可想好了吗?”
大赌的茅焦口干舌燥,这么长时间却仍难以做出应答。
他知道他在作甚,也知道自己内心真实想法。
论权谋,他自忖不弱于人,但有把握胜过殿中所有人吗?没有。!鸿+特′小*说?网^ ?更¢新?最+快/
论关系远近,殿外死去的那些人,哪一个与王上的关系不比他茅焦和秦王政要近?更惶论堂上还有秦王政亲弟嬴成蟜,秦王政的外王父蔺仪。
论信任,曾经的小主王绾一直陪伴王上读书,内史蒙恬断掉的手臂就是为秦王政而断。
他茅焦一个齐人,想要在这个朝堂上站到最前面,而不是只在门口有那么随时可能被夺走的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有自己特点。
这个特点必须为王上所喜,必须是当下大多数人所没有的。
他闭上眼睛,嬴子方才回答的话语在他脑海回响。
长安君能为储君,能够屡次冒犯王上而不死,就只是因为他是王上的弟弟吗?
站出来,拿着性命做一场豪赌的茅焦胸膛鼓动,面颊两侧咀嚼肌收缩。
他是布衣。
他要出头。
“臣,想好了。”开始第二次豪赌的茅焦言语平静,让人一听便是深思熟虑的话语:“臣三成为了国家,为了王上,七成为了权,为了名,为了利。”
茅焦临场快速做出判断,大胆猜测王上并非滥杀之人,王上极需要一个诚实的臣子。
长安君是君子,所说言语皆从道义出发、考量。所以,其话虽不遂王上心意,使王上面色不悦,王上却从不责罚。
所有人都看轻王上,都认为王上年幼而没有城府,颁政杀人都凭一己喜恶。
茅焦现在不如此认为,他强迫自己不如此认为,他赌自己的认为是正确的。
王上和历代秦君不一样。
王上虽然做出了历代秦君都没有过的残暴行径,但王上却并非刻薄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