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始皇弟 > 第204章 少年下聊城,名声落燕臣

第204章 少年下聊城,名声落燕臣

第204章 少年下聊城,名声落燕臣

【具有这三种情况的人,国君不用他作臣子,而乡亲们不会跟他来往。】

【当初假使管子长期囚禁死在牢狱而不能返回齐国,那么也不免落个行为耻辱的卑贱名声。】

【连奴卑和他同名都感到羞耻,何况社会上的舆论呢。】

【所以管仲不因为身在牢狱感到耻辱,却以天下不能太平感到耻辱。不以未能随公子纠去死感到耻辱,却以不能在诸侯中显扬威名感到耻辱。】

【因此他虽然兼有犯上、怕死、受辱三重过失,却辅佐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

【他的名声比天下任何人都高,光辉照耀着邻国。】

【曹沫作为鲁国的将领,多次打仗多次失败,丢掉了五百里的土地。】

【当初假使曹沫不反复仔细地考虑,仓促计议就刎颈自杀。那么,也不免落个被擒败将的丑名了。】

【曹沫不顾多次战败的耻辱,回来和鲁君计议。】

【在齐桓公大会天下诸侯时。】*

【曹沫凭借一把短剑,在坛台上逼近齐桓公心窝。】

【其脸色不变,谈吐从容。】

【多次战败丢掉的土地,只此一次便都收回来,使天下震动,诸侯惊骇。】

【使鲁国的威名在吴、越之上。】

【像这二位志士,都是不顾全小的名节和廉耻,才得以得到大的名声和功业。】

【一死了之,身亡名灭,功业亦不能建立,这不是聪明的做法。】

【摒弃一时的愤怒,树立终身的威名。】

【放弃一时的愤怒,奠定世代的功业。】

【二计选其一,都能使君的功业和三皇五帝的功业争相流传,名声和天地共存。】

【再次请君审慎,认真思考,选择其一。】

老将剧辛放下最后一卷竹简,重新拿起第一卷竹简。

他循回往复,看了六遍,老泪纵横:

“我和燕王之间已有嫌隙。

“以燕王心性,我回到燕国的那一日,就是我全族老小都被杀的日子,第一计不成。

“没有粮草援军支援,我为了守城吃聊城人的肉,把他们的骨头用来烧火。

“我若是投靠齐国,除非聊城人不是齐人。

“否则,以礼仪廉耻治国的齐国,怎么会容纳杀了这么多聊城人的我呢?第二计也不成。

“可若是继续坚守,聊城内的粮早绝。

“就算是齐国不以全国兵力相攻,我也支撑不了几个月了。

“到时我的下场就和鲁仲连所书一样,身死族灭。

“我的士卒们也会和我一样,没有一个人能生还。

“既然如此,倒不如以我的性命保全士卒。

“希望燕王看在我以燕国坚守聊城,看在我保全了燕兵的份上,不杀我的族人。

“与其让他人杀死我,不如我自杀!”

城外,大帐内。

暂领齐国将军的鲁仲连怒不可遏,吼得帐中照明的烛火摇摇欲坠: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是你出风头、挣名声的时候吗?”

鲁仲连拉扯着嬴成蟜的胳膊来到摆放了一年的桌案之前。

桌案上除了那副巨大舆图,还是就属八神牌位最为显眼。

在八神的注视下,鲁仲连一拳头砸在舆图上的聊城:

“这不是论战!这是战争!

“这里不是稷下学宫!这里是战场!

“聊城这座城池,一年吞了我国三万大军!

“聊城内的百姓,存活下来的怕是廿(nian四声)不存一!(注1)

“你这时入聊城劝降,只有两种下场。

“一、充当军粮。

“二、被当众斩杀祭旗,以正军心!

“你这条命现在不只是你一个人的,还是我鲁仲连、孔家、天下千万万百姓的!”

嬴成蟜眼神闪烁。

他何尝不知道此行有风险呢?

攀爬城墙坠落下的齐卒摔在地上,炸开一朵朵惨烈血花。

肉体被践踏成泥,露出带着红丝的白骨。

悲凉的冲锋声,绝望的惨叫声,每隔上几天就会响上一次。

嬴成蟜不瞎也不聋,哪里会看不到、听不到呢?

可是……做什么事,没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