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始皇弟 > 第115章 赵夺信陵君之名,养长安君之望

第115章 赵夺信陵君之名,养长安君之望

则是借着这个举动集中注意力,这是他多年习惯。

室中声音,唯有落寞信陵君借酒消愁的“吨吨吨”。

不知多久,“当”的一声响,薛公放下了酒樽。

“主君不能放走朱亥,他一走,主君的声名就毁了。”

邯郸,赵王宫,如意宫。

如意宫是赵王丹的寝宫。

长九尺九寸,宽七尺三寸的床榻上。

赵王丹骑坐在郭开身上,纵情驰骋。

他的儿子赵国公子偃,站在塌下,口干舌燥地念着前线将领乐乘来书。

赵王丹闻听过后,暴虐地揪起郭开长发。

“好个信陵君!寡人将鄗县给他做封地,收留他在赵国。

“他不思恩情便罢,竟还以仇报,真是欺人太甚!”

郭开脑袋剧痛,只觉头皮被带着掀起,惨痛高呼。

这加重了赵王丹暴虐情绪,扯的更为用力,如拉马嘴缰绳。

宫外。

年老,听不得靡靡之音的平阳君赵豹终于等到宦官叫自己进去。

刚一进去,宫内的低气压就让他眉头一皱。

[伪装燕人刺杀,乐乘这点事都办不好吗?]

老人自赵偃手中拿起竹简,展开,仔细读过。

脸色沉凝,眉头更深,怒道:

“魏国不出兵,魏无忌还要阻拦我们与秦国求援,真真不为人子!”

盛怒中的赵王丹只穿着一件宽松长袍,坐在椅子上,猛灌了一口酒。

怒目横扫,落在恭立的儿子赵偃身上。

在那场封秦国竖子为相邦的宴会上,这个儿子就进入了他的眼中。

能判断出燕国间人赵郁该死,这是智。

坚信自己判断,敢于亲自斩之,这是勇。

太子质秦,赵王丹虽说没有易储之意,但却想留一个后手。

他要再培养一个儿子。

万一太子死在秦国,赵国依旧要有继承者。

赵王丹嗓音低沉。

“偃儿。”

赵偃恭声道:

“儿臣在。”

赵王丹光着脚,走到儿子身前,俯视着儿子。“你有话说吗?”

公子偃心如擂鼓,又是忐忑,又是兴奋。

他知道父王在考教他。

错了,大可能是重新变为一个普通王公子,再没有于如意宫给父王念奏章的机会。

对了,他就距离太子之位更近了一步!

刚才在念奏章的时候,赵偃就特意放慢了速度。

一边念的同时,一边思考若是父王问询,他该如何作答。

秦国那小娃吐其一身酒,向他致歉,设宴请他时曾说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他觉得此句大妙。

哪里有那么多赵郁,能让他一直临场发挥,斩到太子之位,继而为王呢?

但是,理论知道,实践却难。

赵偃是给了自己大头思考的时间,可小头不同意。

他现在脑子大部分都是父王宠姬。

总是忍不住想看躺在床上,什么都没穿什么都没盖的郭开。

念奏章的时候他就心跳不已,真嫩真美啊。

他想要说话,一鸣惊人,让父王知道自己丝毫不比长兄差。

赵谊能当太子,能封侯,他赵偃也可以。

但他说不出来,他不能同时运用两个头。

[该死!为甚父王要在我面前敦伦!为甚敦伦的是郭开!]

赵王丹的表情没有变化。

赵偃却觉得父王脸上越发不耐烦了。

情急之下,他抱起拳头,沉声道:

“父王临行前让那竖子做了将军,今日却收到了乐乘的奏章。可见父王独自给乐乘去了命令,让那竖子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将军,父王高也。”

这些话,是他想到了秦国小娃在酒宴上与他的对话。

“我得和你父亲要个将军再走。”

“公子说笑了,你已是相邦了,哪里能为将军呢?”

“苏秦佩六国相印,领六国兵马打仗。他能行,我怎么不行呢?”

“……这,苏秦比公子年龄长的多啊,相邦和将军只能及冠才能同任。”

“哦,这样啊……可是我还想要个将军。既为相又为将军,多威风啊。你去跟你父亲说说,我不要领兵,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