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弘时:我那非死不可的人生 > 第55章 合影

第55章 合影

“哦?官营?”康熙将视线从胤禛脸上,移到脚尖。

胤禛心里其实知道,这件事不可官营。

一来体量小、利润小,没必要;

二来凡官营,必会征调民夫、增加徭役赋税。

而此事所经之地,地广、人稀、关多、税重,再为官营,徒给老百姓增加负担而己。

他那么说,也纯属推脱罢了。

见康熙面露不喜。

胤禛也自觉唐突,于是又忙着找补:“户部,或者内务府,自有安排。”胤禛不想插手胤禩和胤祉差内的事,敷衍着说。

“哦?自有安排……”康熙冷笑着说,也不抬头,低声慢慢地细数:“盐铁……织造……漕粮……茶马……人参……”

康熙每说一项,胤禛脑子里就条件反射般映出此一项的弊端。

康熙说了五六项,胤禛脑子里,己经抡着大刀,砍了不少人的脑袋,又抄了不少人的家。

“皇阿玛,”胤禛打断了康熙,也中断了自己脑中的血腥现场,“儿臣明白皇阿玛的意思,当务之急,是要整顿其中弊端。”

“哦?弊端?就你知道有弊端?整顿?就你知道整顿?”康熙微怒。

他也知道有弊端,他不光知道有弊端,还知道积重难返,还知道牵连甚广。

他也想整顿,但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牵一发而动数身!

他要的不是空口白牙喊口号,他要的,是有实实在在的决心,是有实实在在的手段,还要有实实在在的付出。

胤禛沉默了。

别说胤祉管的内务府和胤禩管的户部,就是其余各部,谁家没有弊端?谁家不用整顿?

可是,可是,其中牵扯甚多,真要动起手来,掣肘己经是最轻的,搞不好,就是个鱼死网破。

胤禛内心翻江倒海,脖子上的青筋又突起来。

突然看到桌子上那张“戒急用忍”,于是硬生生按捺住情绪,抬眼看向康熙。

康熙也正好抬眼看他。

父子二人,此刻心意互通,都不再多说什么。

弘时看看康熙,又看看胤禛,心里默默叹了一口气。

哎,这场戏里,别说主角儿,自己就是连个配角都没混上,纯纯沦为背景板。

不知沉默了多久,康熙长长叹了口气,起身拍了拍胤禛的肩膀。

胤禛满脸的受宠若惊,几乎就要跪下。

却听康熙说道:“这片区域,比较敏感,不宜交由其他人去做,弘时做,正好。”

啊啊啊,家人们,终于又想起我了,家人们。

“弘时……还太小。”胤禛钢铁一样的汉子,蚊子一样的声音,哼哼了一句。

“太小,正好太小,好就好在他还太小。”康熙说,“你寻个可靠的人给弘时,这事就这么定了。”

“嗻~”胤禛无奈,只好领命。

背景板里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除了忽闪,就是忽闪。

康熙看了看那双忽闪的大眼睛,突然一乐,叫了李氏进来。

自己则踱至画桌旁,铺纸蘸墨,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亲赐与李氏。

胤禛并李氏齐齐跪下,接了赐福,叩谢不己。

弘时现下己无大碍,众人商量着,由胤祉和胤禵陪着康熙继续去热河,弘时随胤禛回京城继续养伤。

弘时不肯,他好不容易从西面都是墙的地方,跑来这西面都是天的地方,决计是不肯就回去的。

胤禛也不肯,孩子回去了肯定要住在雍亲王府,可弘时画里的几个人都还没有查清楚,他心里不踏实。

康熙其实也不肯,他舍不得他乖孙,他就想他乖孙跟他在一起,一天都不要分开。

于是最后决定,让留在祇园寺行宫的仪仗前来接驾,康熙带着弘时,继续往热河去。

胤禛和李氏,带着蒙古亲王和世子送给弘时的各种礼物,自行返京。

弘时看着三十辆大骡车上,被捆得满满的东西,扽了扽他阿玛的袖子:“这些,都给我额娘,全都给我额娘!”

胤禛做苦笑道:“好,好,都是你额娘的,都是你额娘的……”

李氏站在一旁,捂着嘴笑。

也偷偷擦一擦眼角。

“阿玛什么都没有吗?”胤禛心有不甘地问。

“有,”弘时郑重地点点头,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儿手掌大的小册子,呈与胤禛。

胤禛原本是满怀期待地等着弘时给他惊喜,却见只有这么小一个册子,心里便老大不得劲儿。

却听弘时又说:“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