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宋综:从秀才宰执天下,指鹿为马 > 第107章 升官了

第107章 升官了

“官家!”

“孙修纂的那两篇文章,老臣已经看过了。”

“三字一句、二句一韵,朗朗上口,于孩童言,易记易学。”

“然,其虽简短,却教授广泛。”

“风俗,礼仪,道德,常识,经义,典籍,无一不全。”

“启蒙的同时,更加品质德行的培养。”

“综上所述,老臣对于翰林学士的提议表示赞成。”

既富弼开口过后,再次有人出言,言语间对于孙志高的两篇文章更是大加赞扬。

孙志高循声望去。

只见对方看上去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放在现在这个历史时期,已经可以称呼对方为老者了。

自称老臣倒也没毛病。

对方虽然已经人到中年,可却依稀可见对方年轻之时,必然也是一个俊美端重之人。

说实话……

这是孙志高见过的老头当中最为英俊的一人。

欧阳修面容虽然不差,可却整日不修边幅,须发结张,不去打理。

而包拯样貌就是平平无奇的书生模样,而且肤色偏黑,虽说不上难看。

但却绝说不上好看。

至于萧钦言?

过于清瘦!额骨突出,有种精明之相,并不庄重。

孙志高将自己过往的这些老头,在脑海当中过了一遍,惊觉如果单以相貌而论的话,只有自己那位叔丈盛弘,能从对方相提并论了。

不过……

抛开外貌不谈,孙志高刚才想到这几位,无论哪一位都能在气质上,甩开自己那位叔丈十几条街

说起自己这位叔丈,对方承直郎的官职为从五品,此时也在朝堂之上。

只是……

孙志刚入殿时扫了一圈,没有发现对方的踪迹。

“哦?”

“就连韩相公也觉得当如此吗?”

而对于中年男子的话,宋仁宗则是略有惊讶。

随后,更是状若无意的笑道:“韩相公倒是难得,能同富相意见一致。”

“此乃善事。”

“正该如此。”

韩琦身子站得笔直,面对仁宗的询问,显得格外波澜不惊。

“?”

“?”

而孙志高在听到,眼前这中年男子就是韩琦时,心中当即就是大惊。

韩琦?

眼前这个家伙是韩琦?

不是,按照正常时间来说,嘉佑二年这家伙得有五十岁了吧?看上去居然如此年轻?

不是,哥们你这保养的也太好了吧??

难怪能历经北宋四任皇帝,成为三朝元老。

要说……

这家伙还真是个人物!

抵御西夏。

在宋夏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范仲淹等共同御敌,稳定了边疆局势。

在军中颇有名望,人称“韩范”。

庆历新政。

还参与主持庆历新政,虽然新政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对北宋的政治改革,还是产生了一定影响。

治理蜀地。

在地方任职期间,展现出了卓越的治理才能,勤政爱民,使当地百姓受益。

在其死后,被神宗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的碑文,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

更是准其配享英宗庙庭。

也就是王大娘子,经常挂在嘴边上的成就。

宋徽宗时期,追封魏郡王。

对于韩琦这个人,出于对方言语侮辱狄青的缘故,孙志高的主观感受并不好。

可却不妨碍对方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一代贤相。

而韩琦之所以言语侮辱狄青,乃是因为狄青的一位下属将领贪墨军饷,而韩琦身为的当时的三军主帅,要将其斩首以正军法。

可却被狄青以对方是好男儿的理由劝阻,才有了那一句流传后世的“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为好儿。”

除此之外……

历史上,对于其评价基本都是正面,却是找不到其余的黑点了。

苏辙在栾城集中表示:朕惟魏公历事三朝,咸有一别的德,功存社稷,泽及子孙福泽子遗留给孙后代。

这是对其极为高度的赞扬。

当然,非要说的话,还有一场遗臭万年的好水川之战。

但是,在其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之间,主张的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