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三国:我刘封不想作死 > 第238章 刘封屠司马,曹丕抛妻弃妾(求票)

第238章 刘封屠司马,曹丕抛妻弃妾(求票)

沿途行军风格,依旧是因粮于敌。

有不肯借粮的,通通镇压,没有丝毫的心慈手软。

“前方就是温县,是河内司马氏聚居之地。司马懿助曹为虐,司马氏罪不容恕。

孤只有一个要求,这温县的土地上,孤不想见到任何一个出身司马氏的人。”

曹丕倚重的文武中,司马懿是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司马懿是一定要砍的。

不砍刘封念头不通达。

同样。

刘封更不希望如司马氏这样的世家大族今后出现在大汉的官场上。

世家大族最大的优势就是知识垄断。

真要让司马氏的族人进入官场,刘封提拔的寒门是斗不过的。

与其让司马氏蛰伏后掌权,不如直接一刀砍了一劳永逸。

至于司马氏盘根错节的关系,砍了后会带来多少人的仇恨值,刘封不在乎。

该杀的人,该灭的族,刘封不会心慈手软。

似那种都抄起家伙造皇帝的反了,最终结果是只要皇帝一个态度的情形,是不会出现的。

要司马氏什么态度?

司马氏能配几把钥匙?

刘封没让李平等人动手,而是让邓艾和石苞带着突骑义从去攻伐司马氏在温县的坞堡。

突骑义从无牵无挂。

邓艾和石苞如今也是刘封的爪牙,只想求进步。

对于刘封的军令,不论是邓艾和石苞还是突骑义从,都没有半分的迟疑。

当突骑义从抵达司马氏的坞堡时,司马氏的族人一开始还以为只是普通的鲜卑人南下劫掠。

本着和气生财的道理,司马朗之子司马遗选择了打开坞堡破财消灾。

直到石苞喊出“奉诏讨贼”后,司马遗才惊觉不对。

“你们不是鲜卑人?”

司马遗的惊问没有得到回复。

石苞刚喊出“奉诏讨贼”,邓艾就取枪对准了司马遗。

作为刘备亲赐的讨魏将军,邓艾忠实的扮演了爪牙的身份,直接一枪刺死了司马遗。

这个跟司马懿同音名的司马氏年轻族人,带着困惑而又迷茫的眼神,倒在了坞堡前。

身后的司马氏仆人,尽皆被吓傻。

“司马氏之人,一个不留!”

无情的军令下达,突骑义从如一群猛虎般冲进了司马氏的坞堡。

正如《秦妇吟》那句“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司马氏坞堡中的能带走的细软被突骑义从带走,不能带走的则被付之一炬。

至于司马氏在坞堡的族人,皆成了火焰中的枯骨。

屠了司马氏坞堡,刘封又沿着河内直往孟津。

刚抵达孟津。

刘封就看到了洛阳方向的烟尘。

“孟津距离洛阳四十余里,竟还能看到如此规模的烟尘,曹丕这是在效仿董卓焚毁洛阳。哼!还真是曹贼秉性,得不到就毁掉。”

刘封没有因为洛阳被焚毁而恼怒,有的只是遗憾。

在连斩曹丕麾下大将且又在函谷关击败曹丕一阵后,刘封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

昔日汉中之战时,曹操见打不过刘备了,于是直接将汉中给搬空了。

若不是时间来不及,曹操必也会将汉中给焚毁了。

而如今。

曹丕有样学样。

军事上输了,于是就选择放弃洛阳,强迁士民,然后将洛阳付之一炬。

没了城池,没了人口。

洛阳就是一片荒芜之地。

刘备更不可能迁都洛阳以控天下之中。

这种得不到就毁掉、损人不利己的事,曹丕这是玩得一个溜。

李平、邓艾、石苞等人,亦是纷纷惊愕。

不信的石苞又派人寻了自洛阳方向逃亡的百姓,自百姓口中得知曹丕下令焚毁了洛阳,一如昔日董卓火烧洛阳。

“曹丕狗贼,真是够狠!焚烧了洛阳,函谷关以西的兵马就无法再入洛阳了。”石苞忿忿不已。

李平面露凝重,扭头看向刘封:“殿下,如今洛阳被焚,我们还要去洛阳吗?”

“去。为何不去?正好报昔日长坂坡之仇。”刘封冷笑一声,令众将士准备渡河。

长坂坡时,刘备带着十余万百姓逃往江陵,被曹操的虎豹骑追得惶惶如犬。

包括刘备在内的文武家眷,死的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