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瞧着他一派坦然的神情,暗中点了点头。
他一向任人唯亲,但也认人忠贞。
而眼前的樊稠,正因惨淡忠厚的表现愈发得他喜爱。
董卓轻哼一声,眼底的不悦被些许悯色冲刷掉了。
他干脆坐回榻上,将昨朝疲累尽数抛在一旁,转而语气变得略带关切。
“樊稠,我听说你的小儿子,前些日子一直吵着要回他的老宅,是不是想家了?”
樊稠听闻此话,回答。
“相国关怀,下官叨扰实在惭愧。小儿年幼少见世面,胡言乱语抱怨几声,决无冒犯相国之意。”
董卓一边拿茶盏抿了口热茶,一边摆了摆手,语气变得缓和了几分。
“无妨,都是一家人。你若有需要,本相可以派些人护送你们回去小住几日,散散心也是好事。”
樊稠赶紧抱拳,沉声道:“小儿之事,怎敢劳烦相国劳神?下官自会劝解,绝不招人闲话。有相国的扶持,下官一家焉敢妄念其他?”
董卓放下了茶杯,他沉默片刻,随即才缓缓点头,语气显得甚为满意。
“好,既你如此孝忠,本相就派人送你们一家回家小住。”
樊稠微愣,随即赶紧磕头谢恩。
“蒙相国厚恩,下官感激涕零!”
这时,张济畏畏缩缩地半抬头,陪着笑从后方低声说道:“相国教训的是,下官回头一定加倍小心,绝不再让这等事发生。”
董卓横眼瞪了他一眼,冷哼道:“加倍小心?一次疏忽有一次的代价,张济,你记住,我董卓怕得起天,也怕不起仇家的利剑插进脊梁!”
听见这话,张济再不敢吭声。
……
董府后院。
樊稠回到院内,便开始收拾行装。
妻子在一旁帮着叠衣衫,一边关切地问道:“老爷,相国可是应允咱们回家了?”
樊稠将书籍仔细地放入箱笼,点了点头。
“嗯,我们可以回家了。”
妻子闻言,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连手上动作都轻快了几分。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也不知道老家那棵枣树今年结了多少枣子,孩子们都惦记着呢。”
樊稠听着妻子的话,嘴角也泛起一丝笑意。
他收拾好东西后,便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子,一同踏上了回府的路。
……
寝殿内,刘辩斜倚在龙榻上,手里翻阅着一本从系统商城兑换的《齐民要术》。
小顺子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躬身道:“陛下,樊将军来信了。”
刘辩这才回过神,放下书卷,坐直了身子。
“哦?快呈上来。”
小顺子连忙将信件递上。刘辩展开信纸,细细读了起来。
信中,樊稠言辞恳切,表达了对刘辩的感激之情,并表示已完全取得董卓的信任,日后定当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刘辩看完信,满意地点了点头。
“看来董卓已经完全信任樊稠了。”
小顺子在一旁也跟着笑道:“那感情好啊,陛下又得一员大将可用!”
刘辩将信件递给小顺子,略微沉吟了片刻,问道:“今日翻谁的牌子?”
小顺子想了想,回道:“储秀宫的吴贵人前几日就念叨着陛下了,不如就去她那儿吧。”
刘辩点点头。
“也好,摆驾储秀宫。”
……
储秀宫内,却不见吴贵人的身影。
刘辩环视一周,不见佳人,心中不免疑惑。
“吴贵人呢?”
刘辩向侍女问道。
侍女恭敬地回答。
“回陛下,吴贵人在小厨房,说是要做家乡的吃食。”
“朕去看看。”
刘辩摆摆手,示意侍女不必通传,径直向小厨房走去。
小厨房内,热气蒸腾,香气四溢。
刘辩站在门口,一眼便看到吴贵人忙碌的身影。
她正低着头,认真地揉着面团,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刘辩饶有兴致地看了一会儿,吴贵人如此贤惠的一面,倒是他先前不曾注意到的。
“咳咳。”
刘辩轻咳一声,算是提醒自己的到来。
吴贵人吓了一跳,手中的擀面杖差点飞出去。
她回过头,看见刘辩站在门口,连忙福身行礼。
“陛下恕罪,臣妾不知陛下驾到……”
刘辩笑着摆摆手。
“爱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