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灶里的火焰很旺,一闪一闪,照着奶奶苍老的脸颊,坚定而又睿智。
梅怡觉得奶奶的脸颊和杨军的脸颊十分的相似,刚毅而又不缺乏柔情。
梅怡忍不住又多看了奶奶一眼。
桃花手里端着豆腐,一蹦一跳的从外面跑了进来。把手里的豆腐放在灶台上,喘着气说:
“老赶奶奶,我爹非要让我把昨天的旧豆腐给奶奶端回来。我不干,知道我爹把今天新做的豆腐留给村里有权的人吃。我趁他不注意,端上新豆腐就跑了。
气的我爹追着骂我,吃里扒外倒贴货,奶奶,你说什么叫倒贴货”?
桃花的话把梅怡和奶奶都逗笑了。
杨军奶奶摸着桃花溜光的辫子说:
“桃花这孩子从小就和咱家有缘,她家的孩子多,吃穿各方面都不富裕。咱家又没有女孩!我和你爷爷特别的喜爱桃花。家里有点儿好吃的都要留给桃花。这孩子有良心,有眼力劲。把咱们家当成是自己的家,家里有什么活,不用我们吩咐,桃花就给做了。杨军和他爸爸常年不在家,桃花是我们老两口的感情寄托。是我们老两口的贴心小棉袄,这孩子既聪明又有心,看你爷爷练习八卦掌,他也在旁边学,一来二去,八卦掌的基本套路全都学会了,小小的身子,能把村里的大男人打倒,村里的孩子没人敢招惹她。你爷爷也看出来了,桃花是学武的苗子,因此就悉心培养的小桃花,现在桃花都成你爷爷的关门弟子了”。
说到这儿,杨军奶奶笑着对桃花说:
“是不是呀,我的小桃花”。
桃花洋溢着稚嫩的脸颊,笑着直点头。
趁杨军奶奶和梅怡说话的时候,轻快的小桃花又坐在小板凳上拉起了风箱!
杨军奶奶嗔怪的对桃花说:
“我的小祖宗,别烧了,再烧饭该糊在锅里了”。
说着,杨军奶奶弓着身,把大铁锅上的锅盖揭开。
一股饭菜熟透了的香味飘散了出来!
梅怡还是早上在北京吃的早饭。她现在早已是饥肠辘辘。
忍不住嗅了嗅鼻子,趴在灶台前往大铁锅里看了一眼。
见大铁锅的。
笼屉上整整齐齐的。
摆放着桶状的莜面窝窝。油亮油亮的,特别的香
梅怡也不知道莜面窝窝是用什么面做成的,不像白面,也不像玉米面。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看样子笼屉下面还炖着菜在咕咚咕咚的响着。
梅怡忍不住向杨军奶奶问道:
“奶奶,你们是做的什么饭?我怎么没见过啊,好香”。
杨军奶奶扭过头来看了一眼梅怡,笑着说:
“闺女。这就是咱们口外常年吃的油面窝窝,莜面是口外的主食。口外农村一年四季都离不开莜面。闺女,你是不是饿了?你先别急,奶奶把锅腾出来,给你烙饼。你爷爷割肉也该回来了”。
梅怡看着锅里香气扑鼻的莜面窝窝,说:
“奶奶,口外的莜面真香,你别给我烙饼了,我想吃莜面窝窝”。
杨军奶奶痛爱的看了梅怡一眼,说:
“闺女,你要是饿了,就先垫补上一口。奶奶先给你送盛上一碗”。
说着,杨军奶奶从厨柜里拿出一个碗来。
把锅里炖的碎咸菜盛了半碗,然后从笼屉里夹了一大筷子莜面窝窝,放到碗里。
机灵的桃花,从柜里把醋拿了出来,递到了奶奶的手上。奶奶摸着桃花的头说:
“奶奶就喜欢桃花有眼力劲儿,永远都知道大人想要干什么”?
梅怡从奶奶的手里接过碗来,把油面窝窝从碎咸菜里蘸了一下,细细的品味了起来。
绵软香甜,清淡爽口。禁不住点头赞叹道:
“嗯,好吃,真的很好吃”。
说完,顾不上再和奶奶桃花说话。自己从笼屉里夹着莜面吃了起来。
杨军奶奶和桃花都忍不住的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