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援朝突然想到,《月光下的凤尾竹》是1979年才由作曲家施光南谱成曲子,他现在就吹,也太早了点。
他只是想混口饭响,却不想成为冒牌作曲家。
于是,他急忙停下:“不好意思,我弄岔了,不是这首曲子!”
刘少波也没有多想:“那你换一首吧!其实,前面这一段也挺好听呢!”
陈援朝立即换一首《竹楼情歌》。
前世,他跟着老干部局的音乐老师学习葫芦丝,一共只学了两首,一首是《月光下的凤尾竹》,第二首就是《竹楼情歌》。
这首曲子吹奏结束,刘少波又做了个手势:“再换一种!”
陈援朝走过去,把手风琴抱在怀里,为大家演奏一首《我的祖国》。
这首歌大家都会唱,陈援朝一经奏响,大家都跟着唱起来:“一条大河,波浪宽……”
至此,陈援朝已经展示了使用四种乐器的能力。
刘少波最后又来一句:“还会别的吗?”
陈援朝笑着问道:“快板算不算?”
刘少波也笑着点头:“当然算!”
这个时候,他已经非常想把陈援朝留下了。
陈援朝拿起快板,“啪啪”打了几下:“竹板那个一打,是别的咱不夸,夸一夸传统美食狗不理包咂!”
前世,陈援朝看过冯巩与郭冬临的小品,对这段快板印象深刻,只要敲起板来,总要先把这几句说出来。
这么一来,其他几个人都是目瞪口呆。
刘少波双手一压:“停!你唱的这是啥?”
陈援朝这才意识到,自己把前世的习惯给带出来了。
他急忙忍着笑意道歉:“不好意思,我可能是饿了,想到包子了!”
“哈哈哈哈!”
少妇、中年男和小胖都笑得前仰后合,就连那个小白脸脸上的阴霾也减轻了些。
刘少波没好气地说:“饿了不要紧,中午食堂管饱!白面馒头,猪肉炖粉条!”
陈援朝早就知道宣传队的伙食好,却没想到这么好。
他上次吃肉,还是在父母亲的丧事上。
只可惜,他那时候伤心过度,哪有心情吃?
那几片猪肉,都被田春英拣去了。
他心中暗想:“中午,我不吃五个馒头不罢休!”
刘少波又说:“午饭时间还没到,现在,你给我好好唱!”
陈援朝连连点头:“好好唱,一定好好唱!”
他再次打起竹板,唱了一段《同仁堂》。
“同仁堂开的本是老药铺,
先生好比是个甩手自在王。
药王爷就在上面坐,
十大名医列两旁……”
陈援朝这一段,还是跟于谦学的。
快板既然算是乐器,陈援朝就完成了刘少波五种乐器的任务。
但是,刘少波却还意犹未尽:“小伙子,你还会别的吗?”
陈援朝还是那句:“我试试吧!”
他把那一对月牙板拿在手里,“丁铃丁铃”的敲几下,熟悉了节奏后,又开始表演:
“当里个当、当里个当,
闲言碎语不要讲,
表一表好汉武二郎。
那武松,学拳到过少林寺,
武艺练到八年上……”
陈援朝这次表演的是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的创始人是高元钧,这位老先生在表演的时候,不仅能够口齿清晰地把唱词说出来,同时手上还能做出武术动作,而且手中的月牙板也不能停。
这三样,陈援朝只能做到两样,唱词不断,月牙板不停,至于说武术动作,他没有什么功底,最多就做个“金鸡独立”、“泰山压顶”几个动作。
即便如此,他这两下在农村也够用了,拿到水利工程大会战的现场,足以让扒河的人看得开开心心。
山东快书表演完,刘少波继续问道:“你还会什么?”
陈援朝还是那一句:“让我试试吧!”
接下来,他先玩一通腰鼓,又敲了几下牛皮大鼓,最后还把云锣也敲起来。
腰鼓是一边扭秧歌一边敲,陈援朝就是瞎扭,好在鼓点还没敲错。
大鼓是个力气活,既要掌控节奏,双臂的力量也要控制好,不能敲到一半没劲了。
云锣最简单,注意一下节奏就行。
陈援朝突然想起前世在老干部局的那几年,他学的那些“艺术”,在21世纪的生活中只是个点缀,如果回到60、70年代,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