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重生1974,开局挣脱恶嫂魔掌 > 第3章 我现在还不想拱白菜

第3章 我现在还不想拱白菜

每年冬春两季,龙城地区的几个县都会发起农田水利大会战,民间俗称“扒河”。

扒河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最艰苦的工程,没有之一。

数九寒天,人们站在淤泥或者水里,上身汗流浃背,两条腿冰冷彻骨,那滋味谁干谁知道。谁都是一肚子怨言。

这样的工程,一般要动员十万名以上的劳动力——社员。

为了稳定广大社员的情绪,各县、各公社都要组织文艺宣传队深入工程一线,表演节目,进行慰问。

宣传队为大家表演的节目,很多都是样板戏、民间小调和京剧唱段。

刚才,学校喇叭里放出的样板戏选段“杨子荣打虎上山”,提醒了陈援朝,他就想参加文艺宣传队,先把这个冬天给混过去。

每个公社的宣传队都是从下面各村挑选的文艺积极分子,在宣传慰问期间,他们不仅有吃有穿有住,公社还会给他们发放补助。

“文艺宣传队?你会什么文艺?”田青梅问道,“我记得,我们上初中的时候,你连一首歌都唱不好的!”

“我现在会唱了!”

“真的吗?你唱我听听!”

“在这里唱不合适吧?影响上课的!”

“那我们走远一点!”

田青梅拉着陈援朝的衣襟,走到几十步之外的大树下:“在这里唱!”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

愿红旗五洲四海齐招展,

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

……

待到与战友会师百鸡宴,

捣匪巢定叫它地覆天翻!”

这是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一段,全国人民都耳熟能详。

刚才,学校喇叭里就播放过一遍。

喇叭里播放的是杨子荣的扮演者,著名演员童祥苓的唱段,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

陈援朝学着童祥苓的唱腔,不仅没有丝毫卡壳的唱完,还中规中矩,慷慨激昂,颇有韵味。

他甚至还做出杨子荣打虎上山的动作,只是不太标准。

这年头,能唱几句样板戏的人不少,但是能唱这么好的却没几个,尤其是在这样的穷乡僻壤。

田青梅又惊又喜:“援朝,你行啊!什么时候学的?”

“就在高中那两年!”陈援朝解释道,“高中两年,基本不上文化课,每天不是学工,就是学军、学农、学文艺,时间一长,样板戏我都学会了!”

学工就是到工厂参观,帮着工人干杂活。

学农就是到地里捡麦穗,学习插秧,割草沤绿肥。

学军就是长途拉练、军训、唱军歌。

陈援朝说的学工、学军、学农都没错,但是他的样板戏却不是在高中时学的,而是他前世退休之后才学的。

前世的陈援朝,到了六十岁之后,就把公司交给儿子打理,他自己到老年大学里鬼混。

重生前的那几年,他把样板戏、京剧、乐器、书法、绘画、摄影、交谊舞、魔术、气功、象棋、围棋等科目都学了个遍。

有些老干部打趣说,老年大学已经不需要老师了,有陈援朝一个人就足够。

“不错、不错,这就够了!”田青梅连声称赞。

就在这时,一个老头跑过来:“陈援朝,我们正上课呢,你鬼嚎什么?把学生都给吸引过来了!”

陈援朝回头一看,原来是田集小学的校长来找麻烦了。

这个校长前几年还教过陈援朝的语文,一眼就认出他来。

陈援朝再向教室那边看去,果然,很多老师都跑出来,学生们虽然没出教室,却都挤在窗户边,一个个小脑袋要把窗户挤爆。

“再来一个!”很多孩子扯着嗓子大叫。

陈援朝连忙道歉:“校长,我不是故意的,就是想向青梅展示一下我的才艺!”

校长没好气地说:“想展示,你走远一点!到小河边上,没人打扰,正适合谈情说爱!”

田青梅被说得粉面绯红,却一言不发,没有为自己辩解。

陈援朝连忙解释:“校长,我找青梅有事,不是你想的那样!”

“去吧!”校长挥了挥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们都成年了,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陈援朝大喊:“校长,我们是纯洁的革命友谊!”

他可不想让人以为他在和支书的女儿谈恋爱,如果支书田志邦信以为真,一定会把他也塞进扒河的队伍。

“行了、行了,不要解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