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道:“是啊,师傅,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就是想撵我大师兄走,也不该撒这种谎!
他若是打了你,怎么还敢留在这里?”
悟净笑道:“师傅定然是做了噩梦了。大师兄打来的水,可不还在这里。几时摔碎了碗呢?”
唐僧怒道:“这泼猴打的我脊背生疼,岂会有假。”
八戒道:“沙师弟,你看看师傅伤着没有。”
悟净果然上前查看,那法力击中肉体,顷刻散去,哪里还有一点痕迹。
悟净笑道:“全然无事,师傅果然是做了噩梦了。”
六耳道:
“师傅处处受难,步步该灾。想是老孙不在,就有妖魔鬼怪上身,魇着了也未可知。
“师傅还叫我留下吧。若是再有妖魔近身,老孙也好除了他。”
唐僧听了这话,心中害怕,虽然疑惑不解,却也难免动摇几分。
莫非真的闹了个大乌龙,错怪了大徒弟?
也怪自己糊涂,白叫他受了紧箍咒的罪。
一时八戒悟净也都劝解着,唐僧心中有愧,更渐渐消了气,道:“拿饭来我用一些,咱们好赶路。”
八戒就要捧饭出来,悟净道:
“师傅在这荒地里睡觉,恐吹了风。再吃冷食,怕要生病。且请师傅忍一忍,咱们找户人家,吃些热饭调理调理才好。”
唐僧点头说道:“既如此,八戒悟净收拾行李,扶我上马。”仍不说叫大徒弟跟着的话,却也没有再赶他走。
唐僧由着六耳扶他上了马,低头时,看见六耳的手里好像攥着什么东西。
他没有在意,转头吩咐八戒帮悟净挑行李。
八戒不愿意多挑,蹲在白马南侧挑挑拣拣,和悟净吵嚷着。
唐僧无奈转过头,却忽然余光瞥见六耳将手里的东西远远的掷到了北侧的田埂间。
好像是两枚白色的物件,因众人往西,日头也在西边。那两枚物件就反射着日光,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
因为距离远,东西落地的声音很小很小,可唐僧分明就听见了。
他忽然头皮一麻,猛地想出来了那是什么。
碎成两半的白瓷碗!
唐僧惊恐地看向自己的大徒弟。
却发现六耳正从那丢碎瓷片的方向,转过头来,刚好对上唐僧的眼睛。
六耳给了唐僧一个平和的笑容。
唐僧指着六耳道:“你这泼猴!你扔了什么?”
六耳道:“老孙怎么会扔东西呢?想是师傅看错了?”
八戒方才挑起担子站起来,抱怨道:
“这担子忒沉!要我老猪说,扔得就扔了,那书本子、笔墨纸砚,平日里用不上,多扔点不要紧。”
唐僧不依,立刻就要下马去查看。
六耳怎么会让他如愿,立即赶着马上路了。
唐僧抱怨不迭,八戒悟净都不放在心上。
八戒更是插科打诨的劝解着。
六耳当着两个“师弟”,忙前忙后的关照唐僧,十分殷勤。
八戒和悟净看在眼里,更觉得,唐僧消气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八戒道:“老猪白日里化斋,知道前边有户人家。那家里只有一个婆婆带着个孙子,屋里有空,正好给咱们借宿。”
悟净道:“那敢情好,免得大师兄探路了!”
众人就由八戒带着路,到了那家门口。
那老婆子带着自己的小孙子,正在院门口摘菜。
见了一群奇形怪状的和尚走过来,就有些害怕。
沙悟净合掌说道:“老母亲,我们是唐朝差往西天取经的和尚。我师傅有些不快,特拜府上,化口热茶汤与他吃饭。”
那老妈妈说道:“适才有个食痨病和尚,就说是东土差来的,化了斋饭走了。怎么又有个什么东土的?我没人在家,请别处转转。”
八戒笑道:“就是我,因我生的嘴长耳大,恐你家害怕,不肯予斋,所以变成那等模样。你不信,我兄弟衣兜里,还装着你家的锅巴饭呢。”
悟净立即捧了钵盂出来。
六耳又说道:“师傅昨夜赶路,一宿不曾合眼,今日又在野外受了惊吓,还求老人家行个方便。我师傅安歇一阵就走,绝不久住。”
那老妈妈听了这话,又看了悟净手里端着饭,认出来果然是自家打出去的锅巴饭,也就不再拒绝。抱着孙子进屋,留他们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