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共录尚书事的姜维实际上是刘禅制衡费祎的棋子。
在250年姜维军事不利之后,开始甩锅。历史记载:姜维自以为熟知西方风俗,文武双全,所以想拉拢羌、胡为蜀汉所用,这样就可以控制陇西,每当姜维想兴兵前往,却遭费祎制裁,使姜维率领的军队不超过万人。实际上是甩锅,也是在试探费祎。对于刘禅和姜维的出招,费祎开始还招。首先费祎拿出丞相来压姜维,说:“我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何况是我等呢!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以其功业等待有能者去继承,不要以为希冀侥幸而决成败于一举。/x?i`n_k′a!n-s′h!u?w,u..*c^o,m_若果不如其志,悔之无及。”这个说话是很有技巧性的,明明说的是姜维你不如丞相远矣,但出于高情商,用了我等。因为只有姜维还在执著的北伐。这个只是还了姜维一招,对于姜维幕后的刘禅,费祎也必须要有动作了。于是251年夏,费祎回到了成都。费祎回来之后,成都有望气者(观云气测吉凶之人)指都邑无宰相位。这有点像刘禅想说你走开,但不能明说,于是让人暗示。因此,入冬后费祎复北屯于汉寿。从这里开始费祎做了什么,历史没有记载,但252年刘禅命费祎开府。可能是各地的官员上书,也可能是身边的人连番劝说。结果就是费祎开府,取得了这一轮交锋的胜利,而且是完胜。但253的新年,费祎就被刺杀了。这就是政治牌桌上输了,只能物理毁灭,这实际上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别人的话,还可以分析一番,说背后凶手可能是姜维。但如果是姜维,那他必须要被处理。背后如果是曹魏,他们的此刻更应该刺杀姜维。因为费祎诉求是和平,三天两头来骚扰的主战派是姜维。所以说,背后凶手只可能是刘禅。或许是刘禅下达命令,并负责收尾。管理层面具体安排事务的是姜维。下手执行层面是郭修。 郭修是被姜维俘虏过来的,其家眷可能也在姜维的手中......当然,刘禅这样做或许无可厚非,因为他在政治牌桌上输了。而就在不久前,司马懿发动高平陵叛乱,诛杀了曹爽三族。诸葛恪执掌大权,独断专行。当然最重要的问题,刘禅的母亲可是吴皇后。吴皇后是汉末大将军何进的部将吴匡的侄女。这种人,怎么可能不知道政治斗争的残酷。而实际上牌桌上斗不过,掀桌子的事情不要太多,堪称比比皆是。后世的天可汗李二,那也是掀桌子的典范。如果刘禅不处理费祎,那费祎将会成为蜀汉最大的权臣,而且身背外戚光环。刘禅的结局会不会变成汉献帝呢?汉末的政治生态已经很差了。......这样一个表面老实,实际上对于权力有着追求的费祎像是拿错了剧本。因为这一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是魏正。他没有任何杀戮,好吧,杀了一个吴懿,就轻轻松松的完成了诸葛丞相时代,到胡济魏延时代的过渡。如果说杀吴懿,是对刘禅杀刘琰的一个回应的话,那就没有杀戮。被排除出权力中心的费祎并不甘心,二千石并不是他的追求。但胡济身边有杨仪。魏延身边有蒋琬。在胡济和魏延这里瞧不到希望之后,他果断的押宝魏正。但,费祎也在观察。魏正被困在南乡县下数月,费祎都没有动作。但当魏延大败傅干,毌丘俭等人之后,费祎及时的率兵赶到。只是他没有想到魏正不动则以动若雷霆,他虽然紧赶慢赶,但却来晚了。这其实也是他他愿意和魏正一起去拼一把的原因。因为这一场战斗,他什么功劳都没有捞到,如果再不表现一把,可能就会被彻底疏远了。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人认为,蜀汉的权力核心在胡济和魏延手中。但费祎清楚,魏正是第三个人。对权力的嗅觉,使得费祎,在魏延张翼等人都返回的情况下,依旧不管巴西郡的事情,依旧留在这里帮助魏正。可以说,对魏正的事业,现在费祎可能比魏正自己还上心。于是,在听说魏正和张萌沟通起来无休无止,甚至有点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味道。费祎坐不住了。“文伟,来了,快进来!”出于费祎的预料,魏正并没有让他等待,声音直接从房中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