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 > 第196章 山阳,曹节

第196章 山阳,曹节

邙山余脉连绵如黛,黄河浊浪裹挟着沙子奔涌东去。+x.i!a/o~s′h¢u\o\h?u·.~c!o,m+

数千匹战马铁蹄铮铮,将河岸黄土踏成齑粉,玄色旌旗翻卷间,白袍军如同一柄淬毒的利刃,直插河内腹地。

当队伍行至温县郊外时,三具女尸突然被抛落道旁。

为首的美人生前涂着丹蔻的指尖还蜷曲着,脖颈处的血痕在素白襦裙上晕染成狰狞的牡丹。

这血腥一幕令押解队伍瞬间死寂。

司马家的仆从颤抖着扶住车架,曹演的妻妾们死死捂住孩童的嘴,连最年幼的稚子都被母亲的衣袖勒得面色青紫。

“魏侯有令!”

王训的马鞭重重抽在车厢上,惊得骡马嘶鸣,“敢误行军者,皆视作敌军!”

话音未落,车厢内传来压抑的啜泣,却再无人敢发出半点声响。

魏正不愿意杀老弱妇孺,是在对方不影响他进军的前提下。

但若是你影响了,他自然不介意告诉你什么叫乱世。

目前这种情况,所掳掠而来的老弱妇孺,从身份的定位上,是奴仆,是财物,而不再是人。

当然,刘备的两位公主不在这之中的行列。

白袍军此行,依旧没有带多少财物,但是他们眼神坚定。

各自的军功和赏赐,都在费巴西那里详细记载着呢,只要回到汉中就可以兑现。

就算死了,也能兑现,还有抚恤金,还能进三清庙,家人也不用再担心。

费祎怀中那卷写满名字的绢布,才是最沉重的财富——那上面记载的不仅是军功,更是能让全家吃上饱饭的田契,是能让女儿穿上新嫁衣的铜钱。

即便战死沙场,这些用性命换来的赏赐,也会由家人继承。

当然,前提是能回去,或者说,得魏正能回去才行。

说句难听话,如果说白袍军战到最后一人,那活着的肯定是魏正。

如果魏正死了,恐怕一切都会成空......大将军魏延不生撕了他们全族才怪。

物质上的奖励不缺。

精神上的奖励也有。

魏三公子,不但真发钱,而且也真画饼。

大军行进,第二日还未临近傍晚,就抵达了河内郡的山阳县。

山阳县的根本没有任何准备,城门大开。

当然即便他们有准备,仅靠几十个县兵差役,也根本挡不住如狼似虎的白袍军。

城头寥寥几个县兵正倚着锈迹斑斑的戈矛打盹,全然不知洛阳城已易主。

当第一支弩箭破空而来时,这些平日里欺软怕硬的差役顿时作鸟兽散,躲在女墙后抖如筛糠。+b\q′z~w?w·._n\e·t?

啥?

关门?!

俺腿软!

王训望着魏正的背影,突然浑身发冷。

邓星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印绶,喉结滚动:“原来...原来师君真正的目标是...”

魏正早已策马直入县中。

白袍军很快就控制了山阳县。

夜风卷起案卷,一本泛黄的《山阳公起居注》送到了魏正的手中。

魏正指尖划过“建安二十五年,帝逊位于魏”的记载,突然嗤笑出声:“曹丕那三劝三让的把戏,当真以为天下人都是傻子?”

“当年伏皇后被冤枉拖出椒房殿时,刘协连自己的妻儿都保不住。”

衣带诏事件,曹操杀董承等人其实没什么问题。

董承本身是个狠人,当年在逃亡途中,就阴谋杀死伏皇后,从而好让自己女儿当皇后。

只不过被当时的大臣左灵所阻挡。

后来曹操之所以能够染指朝廷,也是董承因为内部斗争拉曹操为外援,从而让曹操有了上桌的机会。

只不过曹操棋高一着,把汉献帝及朝廷众臣挟持到了许昌,毕竟这里安稳些,有粮食吃。

后来曹操渐渐霸府,董承等代表凉州和关中的派系彻底失去了权柄,为了夺回权力,才有了衣带诏的事件。

本质上是一次两个团体的对抗。

但曹操杀伏皇后,就是纯粹的冤枉了。

伏皇后一家是搞经学学术的,世世代代老老实实。

伏皇后的父亲伏完也是不争不抢,六年前就死了。

这个时候,曹操忽然跳出来说十五年前你们通过信,对我不满,所以我要杀了你们。

不是扯淡么?

为了让这个扯淡合理些,后世编撰《献帝春秋》的人,还杜撰出相关的细节称:伏完得到密信后给荀彧看,荀彧感到不满,对此隐瞒不言;

后来伏完又将密信展示给妻弟樊普,樊普便把此事告诉了曹操。

真是描写的活灵活现,好像亲眼所见。

史学家裴松之就评价道:“不知资、晔之徒竟为何人,未能识别然否,而轻弄翰墨,妄生异端,以行其书。如此之类,正足以诬罔视听,疑误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