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 > 第182章 夜行,昆阳

第182章 夜行,昆阳

暮色如墨,扶予山的密林中忽然响起细碎的脚步声。>*3{<8¥看!书o网<\ -¤÷追{¨最^*新>¤章?×a节`

邓艾拨开沾满露水的藤蔓,甲胄上的铜铃被他死死按住,生怕发出一丝声响。

这位出身屯田民的小将额角青筋暴起,喉结艰难地滚动:“粮,粮,草,草大约还剩下五日。”

话音未落,山间夜风掠过,惊起一片寒鸦,倒像是应和着他话语里的焦虑。

魏正轻摇羽扇,扇面扫过崖边绽放的野菊,淡淡道:“放心,等我们到了襄城,自然就有曹魏给我们送粮草。”

他的目光掠过众人肩头磨破的衣甲,指尖微顿,羽扇指向前方:“传令下去,穿白袍,全军即刻启程!”

“从,从,从扶予山到襄城有二百里,昼伏夜出的话......点火把?”

邓艾急得面色涨红,不自觉地磕绊起话语。

“这次不能昼伏夜出了,现在是要日夜兼程。”

魏正望着西方天际即将沉落的残阳,眸中闪过一丝狠厉,“曹叡以为坚壁清野锁住四方就能困住我们,殊不知,他却有一支连绵不断的运粮队伍。

呵呵,这正是破局之机。”

夜色渐浓,六千白袍军如黑色溪流涌出山谷。

魏正骑在黑骓马上,听着身后此起彼伏的脚步声,心中默默计算着行军速度。

这些日子的奔袭,他早已将麾下士卒的潜力摸透:按后世算法,每日可行六十公里,折合成汉末里数,恰是一百五十里。

这速度虽不及夏侯渊“三日五百里”的传奇,但也足以与司马懿奇袭孟达时“八天千二百里”的壮举比肩。{?;新?¢完D}^本\神.站[} (追_最@新%¨~章D节-?

若强行提速的话,必定会有大量士卒掉队,届时遭遇曹军,反而会陷入险境。

“加快脚步!”

行至子夜,队伍抵达叶县边界,斥候飞马来报:“魏军在叶县增派了斥候,每五里便设烽火台!”

“点火。”

魏正的声音淡然。

顷刻间,山林中腾起数十处火光,照得夜空宛如白昼。

王训目瞪口呆:“魏侯,这不是暴露行踪?”

“正是要让他们看见。”

魏正望着叶县方向冲天的火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曹叡一直想知道我在哪里,我现在就是要告诉他,我在哪里。”

他转头看向邓星,“你带五百人在此虚张声势,务必让叶县守军以为我军要强攻。

半个时辰之后,熄灭火把,追上大队!”

邓星握紧腰间环首刀,重重点头:“遵令!”

火把连成的长龙蜿蜒在官道间,惊得林间野兔四散奔逃。

随着火把如龙,远方曹魏的烽火台或者坞堡之上,纷纷燃烧起巨大的火光。

一时之间,从叶县到昆阳,仿佛给大军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主力部队趁机转向,借着夜色掩护直扑昆阳。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大军已抵达昆阳。

昆阳城外,晨雾尚未散尽,六千白袍军如同鬼魅般出现在地平线上。

阳光洒在甲胄上泛起冷冽的银光,整齐划一的脚步声震得地面微微发颤。!x^d+d/s_h.u¨.`c+o~m,

城头上,昆阳城守将死死攥着城头的垛口,指节因用力过度而发白。

他望着城下漫山遍野的汉军旗号和白色的战袍,喉结不住地滚动——虽说夜半的时候已得到魏正北上的消息,城中早有准备,但亲眼目睹这支令人生畏的军队,仍不免心头剧震。

“将军,怎么办?”

身旁的从事声音发颤。

守将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莫慌!

如今各城都有充足准备。

我昆阳有三千守军,再加上这坚不可摧的城墙,守个一两日不成问题。

只要能拖到援军到来,定叫这些蜀贼有来无回!”

他握紧腰间佩剑,目光扫过城头排列整齐的滚木礌石、强弩劲弩,心中稍安。

另一边,汉军阵中,王训策马来到魏正身旁,脸上满是疲惫:“魏侯,奔走一夜,士卒们多有疲惫!”

魏正轻摇羽扇,目光扫过远处的昆阳城,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正要在昆阳城下歇息。

传令,让大军就地休整一个时辰。

可以睡觉。”

“什么?”王训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震惊,“若是城中守军来攻?我们立足未稳,岂不是……”

费祎却突然抚掌大笑起来:“如此岂不正是某等所求!”

见王训仍是一脸茫然,他笑着解释道:“王将军想想,我们一路急行军,本就人困马乏。

若能引守军出城,趁其不备一举破城,岂不比强攻省时省力?

既能让弟兄们进城休整,又能夺下城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