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问凭什么相信我?
魏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并略带讥诮的笑容。-4·0¨0!t+x_t?.*c~o¢m,旋即神色一凛,掷地有声地说道:“就凭我是大汉南乡县侯,南乡县的相国!这一方土地不但是我的封国,还归属于我治理!在这里我说了算。”说完这句话,魏正的表演才刚刚开始:“大汉丞相诸葛亮是我的老师。大汉大将军魏延,那是我的阿翁。大汉骠骑将军马超,他是我的外舅!”逐一列举的,每一个名字都如同响雷,在空旷的军营里炸响。“在大汉,也没人敢管我!”魏正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容置疑的霸气,扫视着面前的士卒:“而你们,也只能信我。因为,你们的生死在我的手中。也只有我,能救你们!能带领你们杀回大魏,救下你们的家眷,找回你们的子女,让他们不再受到逆魏的压迫!”魏正针对士卒的手法,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其实很简单。就是最基本的pua,大魏对你们不好,压迫你们,世家对你们不好,拿你们当炮灰。只有我对你们好,也有能力对你们好,你们要听我的,我不会坑你们。当然,魏正如此直白的表述,从礼仪的角度来讲,对诸葛亮、魏延等人多少有些不敬。但身处这军营之中,面对的是一群大字不识几个的普通兵丁,若是还中规中矩地称呼“诸葛讳亮,魏讳延”,他们大概率根本不知道说的是谁。在很多非官方的场合,言辞并不会那么刻板。就像魏正和胡济向魏延献策的时候,就常常直呼刘禅的名字,魏延也从未指责过什么。好比后世几个朋友私底下聊天,说起领导,也不会总是毕恭毕敬地称呼“董事长”之类的官衔。要是那样,反而显得阿谀奉承,像个十足的小人。甚至有些和领导关系极为要好的发小,还会称呼领导的小名,以此来彰显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表明曾经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只是后来时运不济,才导致成就有别。魏正一番豪言壮语之后,原本嘈杂的军营瞬间安静下来,再次陷入一片肃然。这些大魏士卒,身份是降兵,对诸葛亮、魏延和马超的大名,自然如雷贯耳。马超,距离虽然远一些,但他的威名宛如传奇。当年,马超在关中地区掀起惊涛骇浪,搅得整个关中局势天翻地覆,他的勇猛与霸气,被人们口口相传。即便如今时过境迁,他的故事依然在这片土地上流传。?l?a,x!s^w¢.*c¨o,m^而诸葛亮和魏延,他们的威名则是在近些年的战场上,用一场场实打实的胜仗铸就而成。从战略层面来看,诸葛亮的几次北伐,虽最终未能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大目标。但从战术角度而言,他的军事策略给予了曹魏极大的打击。每一次交锋,都让曹魏感受到了蜀汉的强大压力,其军事智慧和指挥才能,让曹魏上下不敢小觑。甚至大将军司马懿都有畏蜀如虎的称号。魏延,作为大汉第一猛将,在战场上更是令曹魏闻风丧胆。他临阵对敌,面对曹魏军队,从未有过败绩。之前便有卤城之战的高光。最近的箕谷之战,更是率领大汉军队,杀得十万大魏士卒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就连曹魏大将军司马懿,也只能灰溜溜地逃之夭夭。这场战役,自然让魏延的威名达到了顶峰。魏正深知这三人的影响力,在言辞中提及他们,并非全部是为了炫耀家世,还有着其他目的——利用三人的威名,震慑这群降卒。毕竟,在这些士卒眼中,这三位蜀汉的风云人物,就是不可战胜的象征。当然,魏正所说的话,并非只是空洞的大话。吹牛之人与真正的牛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牛人总有能力将曾经吹过的牛变为现实。魏正虽然不清楚自己能走到哪一步,但对这些士卒好些,把他们当人看,还是能做到的。毕竟这个烂透了的时代,不需要太过优秀,很多时候就是比烂。短暂的沉默之后,平日里对一切都表现得极为漠然的文象,突然大声开口道:“魏侯有此大志,算某一个!”他的声音打破了平静,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管平紧随其后,情绪激动地叫道:“肏他妈的大魏,不给某等活路!兄弟们,某等祖辈当年也是良家子,被曹魏挟裹了屯田,难道就要祖祖辈辈给曹魏当奴兵!某等拼死拼活,他们还惦记着咱们的婆娘和子女,简直不是东西。某愿意追随魏侯,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