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 > 第91章 纸张,春秋

第91章 纸张,春秋

目记录在纸张上,如此一来,既能减轻重量,也便于整理和查阅。”

“正是这个道理!”魏正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蔡伦不过是个宦官,左伯也只是一介儒士,他们都能改良纸张。

而我们身为朝廷命官,手底下掌管着大量的匠工,拥有如此丰富的资源,为何就不能改良纸张,让它变得更加坚韧耐用,同时还能防虫防蛀呢?

只要我们肯用心去做,必然能成功。”

魏正说到这里微微顿了顿,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不过话说回来,无论竹简也好,纸张也罢,它们都只是记录的载体。

真正重要的,是记账的方式。

现在这账目做得太过复杂繁琐,只有专业的账房先生才能勉强看懂,这怎么行呢?

我们必须把记账的方式简化,要让人通过简单的学习,都能看得明白账目上的收支情况。

这样一来,不仅便于我们管理,也能方便对账目来往进行监督。

避免一些上计所谓的春秋笔法。”

听到这里,董厥的眉头微微皱起,心思开始快速运转。

作为令史出身,他很清楚,一旦账目变得通俗易懂,那些原本依靠复杂账目浑水摸鱼的人可就没了操作空间。

要是君侯能轻松看懂账目,那各个曹里养的这么多擅长算账、管理账目的掾属,作用可就大打折扣了。

而且,各地的世家豪强,平日里没少在账目往来里做手脚,趁机中饱私囊。

往后账目一清二楚,他们再想干这些勾当可就难如登天。

这一变革,无疑会触动一大批人的利益。

但董厥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他出身南阳义阳,宗族的大部分力量和资源都在南阳,在曹魏那边。

至于自己,在大汉的南乡县任职,根基不深。

在益州的资源和宗族力量更是十分有限。

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势单力孤,能插手的事务范围也较为狭窄,获得的利益也很少。

实际上,对于董厥这样近似流寓过来的官员而言,仕途的发展才是重中之重。

只有官职越做越大,在任时间足够长,才能谋取更多的好处。

从而在家族族谱上再开一支,光宗耀祖,为自己和家族赢得更高的地位和声誉。

而魏正推行的这些改革,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得罪不少人,但得罪的大都是本地人。

从长远来看,若是成功了,无疑是大功一件,自己作为坚定的支持者,必定能从中受益,仕途也会更加顺畅。

至于不能中饱私囊这件事,那些在本地根基深厚、拥有大量资源的益州人,才是最受影响的。

他们长期以来依赖着旧有的体制谋取私利,这次改革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切肤之痛。

最重要的是,南乡县,可是魏正的封地!

想到这里,董厥心中暗自念叨:死道友不死贫道。

表面上则是一脸凝重的俯身过去,道:“愿闻其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