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怎么不说话?!是网不好吗?”
“为什么不来喷我!为什么!” 一边疯狂骑脸,李灿还一边看着林锋,指向屏幕。 “锋哥,你说,他会不会拉一车面包人过来一起骂我?” 正在工作室中整理项目表的林锋完全没有工作的动力。 一副快要被笑死的样子。 “哈哈哈哈艹,灿哥你真就堵门问啊!” “因为我早就说了,等《炫境》上线,我要把他们豆沙了!” 李灿笑嘻了。 林锋虽然不太懂梗,但还是笑哈哈,听着李灿疯狂输出。 “批评我的时候你是心高气傲,哥们上强度后你是生死难料。” “人呢?!给我站直了!别哆嗦!” “哈哈哈哈哈哈!” 林锋感受到了李灿的快乐。 反击后疯狂上嘴脸的这一刻,那简直就是最大的乐子。 无论对方是怎么回复,那都会很艺术。 不卑不亢,是一种艺术,化身理中客,是一种艺术,撑着嘴硬无脑抹黑,也是一种艺术。 支支吾吾转移话题是一种艺术,夹着尾巴装死更是一种艺术。 都给艺术完了。 李灿和林锋很快乐。 但王福生可能不这么想。 作为一个年过四旬的乐评人,王福生本人是比较古板的,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极差。 从一个文艺青年开始,便想追求高大上的思想与审美,用来证明自己也很高级,从而获取认同与优越感。 但其实,这样的人,一辈子都在叶公好龙,反而并不能洞悉艺术本质。 二十岁时,王福生抨击地下摇滚的野蛮,三十岁时,抨击传统艺术的老旧,四十岁时,抨击流行音乐的肤浅。 追捧古典音乐,但可能平时并不会去欣赏。 现在,面对这种“玩闹”,自然是忍不住重拳出击。 在互联网发展缓慢的阶段,凭借着信息差,以及营造出来的高端品味,高质量人类,高级知识分子的标签,确实收获了一大堆的拥趸。 原本,这次也如往常,很多的人簇拥而来,追着王福生的点评不停叫好。 但万万没想到。 自己刚稳。 这台子就被掀了! “他是故意的,他一定是故意的!” 看着不断@自己不断挑衅的id,简直快要被气炸了。 当谁真认不出来是吧! 王福生毕竟不是傻子,也不是完全不懂音乐,看到这样的发展,哪能还不知道是李灿把自己给耍了? 有人在钓鱼啊!有没有人来管一管! “他到底把音乐当成什么了!” 王福生浑身颤抖,被气的不行。 说是这么说,但到底是为了音乐还是面子,这不好说。 打开网页,播放着《炫境》,秉持着极端挑刺的眼光,试图找到攻击方向。 但找了很久,终于也只能说一些没什么信息量的车轱辘话。 【《炫境》这首歌曲,表面看上去似乎很厉害,但实则苟p不通,李灿和陈美静试图杂糅毕生所学,想要向外展示一个高大上的样子,却完全失去了音乐的意义,华而不实。 空洞的炫技似乎更适合作为练习曲,而作为练习曲似乎难度又不是很够,定位尴尬,完全就是依靠所谓古典来包装营销,作为商业噱头,有这样的音乐,有这样的音乐人,是华语乐坛的耻辱。 更何况,无论《炫境》如何,李灿是否有才,其对待音乐的态度也注定了音乐之路难以长久,甚至以后有可能连现在的高度都没了,只能让人感慨天才的陨落。】 “啧啧,这不睁着眼睛说瞎话呢么?” 看到这样的评论,李灿尚且还没什么反应,林锋就先不爽起来。 有时候感觉这些乐评人说的挺有道理的,直到有一天,他撞上了自己的专业领域。 《炫境》难度不够高那是得看跟谁比。 跟花腔女高音业界内那些难度高到凤毛麟角的作品,那肯定是比不了的。 但也绝对算得上“高难度”的这个评价。 更何况,在林锋看来,《炫境》这首歌,其本身对于风格融合,从跨界到无界的这个尝试,对于整个音乐圈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炫技炫到一定境界,就是会自然流露出一种最为本质的情感,一种独特的美学体验,所谓的技巧与情感,这本就是相互协调的东西,而不是互相对立。 如果是为黑而黑,很容易出现漏洞,强烈的偏见下,有时候确实会给出有失专业水准的评价。 像王福生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