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门
谢家世家大族礼仪是不能少的,早就有人在门外候着,云世忠与谢长明在牛车里端坐着,云世忠早听谢长明道一会儿子要端庄,现下自是在思忖着一会儿怎么才能吃饱,左想右想,规矩也忒多了,还是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饼子嚼了起来。
谢长明端坐着,眼下是让人看不懂的情绪,总觉得心里不安,但仪态却是无可挑剔的。
不知过了多久听人惊呼道:“二公子到了。”这才让谢长明回过神来。
谢长明对着云世忠道:“你饼子吃完了吗?吃完我们便下去罢。”
嫡母身边的刘嬷嬷来迎下了谢长明和云世忠,她搀扶着谢长明的手道:“公子小心,姑爷请。”
二人相继下了牛车,云世忠就见那老妪拉着谢长明不撒手,像拉回门的小媳妇一般对谢长明嘘寒问暖:“主母早知二公子要来,开心的睡不着觉,准备了好久,意哥儿也想公子,可还打趣夫人道:‘他也才去了左不过三日,你也太疼他了罢’家中老太太也怜惜公子,今儿个早早就起了身,还高兴的吃了两大碗粥儿……”
云世忠被晾在一边,只能讷讷的跟着谢长明走,不像是姑爷,倒像是个侍卫。
正厅一般是发生大事时才用,譬如婚丧嫁娶,能容纳得上个几十人。平日里都是在不甚大的偏厅里的,只能纳上个十人上下。
谢长明本想先去祖母那儿,可偏偏刘嬷嬷来迎自个儿,便是跟着刘嬷嬷穿过左侧面的短廊,再到后院,绕过花园假山去西边嫡母的院子先瞧嫡母去。
吴氏一眼就瞧见了远处而来的谢长明与云世忠,站在院落门口,待谢长明走进,便上去迎他:“孩子,你可来了!”
谢长明想要做礼,却被吴氏牵引着进了院里,只能道话:“母亲日安。”云世忠倒是做了礼数也道:“母亲……安。”
吴氏的院落里进去,还别有一番风景,像间小巷里的小宅,正中间还有个厅子,能容纳的人不多,多是闺阁在室姐儿家姊妹小聚的地方。
吴氏把谢长明安坐下来,才注意到:“呦,我到忘了姑爷了,来,姑爷坐。”
云世忠楞楞的坐下,生怕礼数不周给家里丢了脸面。却见谢长明看他一眼,又把眼珠子转向主位的吴氏。
云世忠看不懂是甚意思,半晌才看懂道:“多谢母亲。”
吴氏只慈祥的看着谢长明与云世忠,只觉得孩子新婚燕尔也颇是可爱罢了,在她眼里二人只是在相互暧昧罢了。
吴氏只道:“这是今年上贡来的茶叶,虽比不上明哥儿小时候,可却也是比去年要好,喝吧。”
云世忠看见谢长明端起来了茶水,也跟着做,只见谢长明左手拿起茶杯,右手掀开茶盖,只留出一角,用鼻尖凑近了茶杯与茶盖掀起的地方,浅浅的闻了一下,才缓缓道:“母亲给的,就没有不好的。”随后浅浅的嘬了一口。
云世忠也学着他的样子,可还是差点意思,便是学得个四不像,逗的吴氏笑了出来,在云世忠看来,却是笑的慈祥。
吴氏高兴道:“爱喝那就带几个茶饼回去,你祖母也是念你念的紧,若不是我先叫刘家去迎你,你可先是要去母亲屋子里头了。”
吴氏牵引着谢长明不撒手:“孩子,当真是儿子大了,留不住,若是这家里有个姐儿便也不会是你去了,可怜你……”
谢长明安抚道:“母亲!”
吴氏又看向一脸无所谓的云世忠:“姑爷,我不是道姑爷不好,只是这孩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心里头难言这苦滋味罢了。”竟是哭出些眼泪了。
云世忠自然是无所谓的样子:“岳母,小婿知道,小婿当年与父亲打仗时,母亲也是这般不舍。”
谢长明不舍的看着嫡母,嗫嚅道:“母亲,我又不是不回来了,只是……”谢长明也掉出来了些泪水,与吴氏抱着哭。
云世忠看着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只看着谢长明小脸苍白,像是随时能倒下的样子,心里竟觉得吴氏都比谢长明健壮,啧啧。
忽而,谢长明抽噎着道:“我来了好半天了,还要去看祖母,便是不能耽搁了,母亲!”
吴氏却是手也不撒开:“母亲陪你去。”走至门口,遂又看向云世忠“姑爷快来搀扶着,一会儿子路上我搀扶不合适,明哥儿最是体弱。”
云世忠扶着看似一阵秋风都能吹到的谢长明,却又听谢长明小猫儿似的叫声:“母亲是要去张罗着安排的,怎的又与我同去了?”
吴氏才恍然道:“是啊,母亲忙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