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反派六皇子 > 第三百三十九章 继承大统

第三百三十九章 继承大统

于是,就这样,庆帝被迫退位了,成为了庆国的太上皇。

而还在打副本的李承墨,一转眼成为了庆国的皇帝。

直到李承墨好不容易,将副本通关后。

他就见到了早已等待自己的林若甫,还有那份禅位诏书。

哦?

搞定了?

看来自己那便宜老爹,还是懂得进退的。

这场权利交接,最终没有发生宫廷流血惨剧,李承墨对此还是颇为满意的。

当然,林若甫依旧强烈建议,李承墨拒绝这道禅位诏书。

说白了,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属于典型的zz作秀,也就是所谓的三辞三让。

李承墨从谏如流的采纳了,林若甫提出的这个建议。

他推辞掉了庆帝的第一份禅位诏书,属于是又当又立了。

接下来,时间就进入了垃圾时间。

在林若甫的操作和胁迫下,庆帝颇为憋屈的又发来了第二道禅位诏书。

李承墨连看都没看,直接就给推辞了。

折腾了一个月的时间,直到第三道禅位诏书到来,李承墨依旧推辞。

而群臣却不干了,非要让李承墨继承庆国大统。

因此,李承墨只能“勉为其难”的接受了,庆帝的禅位。

并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在庆国京都郊外登基。

这一次李承墨称帝,没有举行在岐国凤翔时的祭天仪式。

因为,天道不配受到人皇的祭祀。

两者理论上是同级的,李承墨怎么可能去祭祀天道?

通常,只有下位者才会祭祀天地,而李承墨身为人皇,不需要祭天。

在群臣的见证下,李承墨登基为帝,真正掌握了庆国大权,带着众多嫔妃入住了皇宫。

庆帝作为太上皇,并没有被赶出皇宫。

不过,他只分到了一处角落里的偏殿,带着他的几位妃子,以后在那里过活。

……

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李承墨便大封群臣,并正式推行新政。

同时厉兵秣马,做好了来年开春,出兵攻伐北齐的准备。

是的。

战徵徵虽然加入了李承墨的后宫,但是她无法阻止李承墨,一统天下的志向和脚步。

而这一天也很快到来!

开春四月初,庆国东北路二十万大军集结,越过边境线,直扑东夷城。

东夷城作为弹丸之地,之前全靠大宗师四顾剑坐镇,才能得以幸存。

如今,先有剑庐多位九品强者,死于李承墨箭下。

后有大宗师四顾剑死在了庆国祖庙里,导致东夷城宛如不设防一般。

庆国大军在秦业的指挥下,以及军民土地制度的加持下,士气爆表。

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便攻破了东夷城,灭亡了这个不伦不类的z权。

随后,秦业率军西进,按照李承墨的命令,前往庆齐边境。

与李承墨率领的四十万庆国大军汇师。

这一次,李承墨出动了六十多万精锐大军,征调了两百万民夫,身边强者尽出。

以述里朵等将领为先锋,北伐北齐。

除了秦业所率的二十万偏师外,还有燕小乙所率的五万边军,直接受到了李承墨的调遣。

不止如此,李承墨甚至派人去了大唐的岐国,命令三千院开始攻略中原。

而北齐那边,自然不可能看着李承墨攻城略地,入侵自家领土。

北齐的大将军上杉虎,亲自统帅北齐的五十万精锐边军,与庆国大军交锋。

并且,北齐后方还有源源不断的援军,在赶来增援。

若是拖延下去,战豆豆估计能征调百万大军参战。

看起来,这应该是一场势均力敌,旷日持久的大战。

可实际上,李承墨没有给战豆豆和北齐,任何机会。

倒不是李承墨本人,又亲自出手参战了。

而是两国的兵马质量,以及军队制度不在一个层面上。

军民土地一体制下的庆国兵马,战斗力远远不是传统募兵制下的北齐兵马,能够比拟的。

就像先秦时期,商君改组了秦国的土地制度后。

秦军就成了秦锐士那样,成为了一只所向披靡的铁军。

因此,两国军队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交锋,便以庆国兵马大获全胜而告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