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结果,自然是玄冥教铩羽而归。
朱友文不敌那位十二峒的峒主,他不得不让开道路,任由十二峒的人北上前往岐国。
一场大天位之上的强者大战过后,天下人多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各地的酒馆里,到处是讨论这场战斗的江湖人士。
“十二峒的峒主,果然如传言中的那般可怕,一抬手便是铺天盖地的蛊虫,差点杀光了数百名玄冥教众,就连鬼王也不得不暂避锋芒!”
“谁说不是呢,没想到连十二峒都出山,去投靠李承墨殿下了,先有大批不良人主动归顺,再走十二峒强者出山依附,难道这就是众望所归吗?”
“不良人投靠李承墨殿下我能理解,毕竟不良人几百年来,一直效忠于大唐皇室,但十二峒……他们为何会出山归附岐国?”
“你不知道吗?十二峒的峒主亲口说了,他们信奉的蛊神就在岐国,是受到蛊神的号召,前往岐国效命的!”
“蛊神?真的假的?会不会我们想错了,其实与李承墨殿下没有关系?”
“有可能……毕竟十二峒没有明说,要去投靠李承墨殿下!”
“最新消息!昨天进入凤翔城的十二峒人马,已经被李承墨殿下认命为亲卫军了,岐国军民为之沸腾!”
“好家伙,意思是十二峒将李承墨殿下,当成他们的蛊神了?这合理吗?”
“你管他合不合理,我只知道天下局势真要变了!原本处于劣势的岐国,先后得到了不良人和十二峒的投效,我估计晋国真要头疼了!”
“要是岐国真能鲸吞晋国……嘶!大唐是要中兴啊!”
“那还用说?我早就看出李承墨殿下,是天命之子了!他登基那会儿,我连谥号都想好了,就叫唐中宗!”
“谥号???”
……
率领十二峒人马出山的峒主,是十一峒主。
他奉李偘之令,挑选了一批年轻的武者出山,响应了蛊神青青的号召。
李承墨暂时将这群,装扮奇形怪状的苗疆人,交给了灵妏去统领,担任自己的亲卫。
由于有了不良人和十二峒大批武者的投靠,给岐国本土的豪强世族,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他们一开始,还坚决的反对李承墨的z策。
不论女帝如何调停,岐国的世族豪强,就是不愿意妥协。
现在,随着大批的武者,加入到李承墨的麾下,让岐国的世族感到有点害怕了。
要知道,他们的能量和数量本就一般,放在天下世族中,处于二三流。
因此,岐国世族担心李承墨一生气,直接把他们给噶了。
于是,他们纷纷改变了口风,主动去跟女帝表忠心,赌咒发誓的要支持李承墨的政策。
对于这群墙头草一般的家伙,女帝感觉有点心累。
世族豪强似乎完全没有羞耻感,说反水就反水,翻脸比翻书还快,那是一点脸都不要了。
其实,世族豪强也是有话说的!
他们要什么脸啊?
他们要命!要活着!
女帝见事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也就懒得去理会岐国的世族豪强了。
就这样,李承墨整合了最近,投靠过来的大批武者。
数量多达近四万众,赶赴了晋国边境的大营。
当李承墨回到大营时,看到的就是士气高昂的岐国将士。
因为,他早就宣布了以土地受封军功的诏书,一下就激起了岐国兵马的士气。
这可比洗城,来的实惠太多了!
洗城的本质,是抢一把就走,一锤子买卖。
而受封土地,那可是永久的,试问谁不想要?
只不过,目前的岐国将士,对这个z策还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因为,新z并没有真正的开始落实!
就像商君徙木立信一样,李承墨首先要确立一个标杆。
让军民相信z策可以顺利的实行,他们才会为之努力。
而现在,就到了李承墨“徙木立信”的时候了!
……
军中大帐内。
李承墨翻看了一遍,述里朵重新整理好的军法军规。
十七禁令,五十四斩!
所谓慢军,懈军,谤军等等触犯者,皆以军规严厉处置。
五十四斩更是夸张!
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