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墨然不回首 > 第47章 47 我不是魏昕

第47章 47 我不是魏昕

第47章 47 我不是魏昕

【有的时候,爱情就是忽然而至的,有的时候,并不需要沟通丶相处和相互了解】

——

陈墨然后来回忆起这场演出,一直认为自己是陪魏昕去的,但是苏言说他只看到了一个人,这好像不是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说法,因为陈墨然经过认真思索,好像才真正的想起来了——确实没有魏昕,那天魏昕去 livehouse 听线下乐队了。

乐队的主唱是魏昕的新男神,但是她并没有狗熊掰玉米,爱一个就忘一个,她嘱咐陈墨然一定要去看苏言,还要帮她拍照,塞给陈墨然一台相机,送上车去了边海。

她只是在帮魏昕而已,通过这样的说服,陈墨然一次又一次的变得忐忑又勇敢,她对自己说那有什么呢,是魏昕喜欢苏言,是魏昕想要追他,也是魏昕想要给他递上一封情书,所以当陈墨然下笔时,反而有一种大胆的畅快和坦然。

她是帮魏昕写的,先在落款那里写上魏昕两个字,轻轻咬着笔杆,在逐渐增大的蝉鸣声中,构思起信的开头。

即使在那个时候,写信也实在是一种足够老派的表白方式,却意外地适合苏言。他没有公开的社交账号,在班级群和年级群也很少说话,除了上课丶作业和参加竞赛,唯一加入的社团就是艺术协会,但是也不怎么参加集体活动,总是独自练琴,被很多人意外认识的那次巡回伴奏演出,也是因为社团里为数不多的相熟的学长要求的。

和他开启一段对话不难,苏言总是礼貌的,但继续下去却有点困难,他安静地看着你,克制又疏离。观察他这么久,陈墨然不是没见过他面对爱慕的模样,女孩子们的热烈没有错,可苏言饱含歉意的拒绝也没有错。梧桐叶如果没有落在谁的身上,自然会吹入风里,年少时的心动只是一瞬,伤心却细小而绵长。

那么就都写下来吧,写下来就是结束,这是少女心事的纪念,也似乎是一段暗恋看起来最好的结局。

说实话,仔细想一想,陈墨然也根本不知道魏昕到底喜欢苏言什么,问她她也说不出来,就像她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对那个头发像拖把的主唱那么上头一样,据说主唱长得挺帅,但是陈墨然从来没有见过他的脸,他的刘海太长了。

魏昕最后说,我发现了,我可能是爱音乐。

啊?

对,魏昕一脸郑重地肯定自己,你看,苏言会弹琴,主唱会吉他,我都是在音乐里喜欢上他们的!

这有点抽象,陈墨然还是觉得下笔困难,不过女生留心一个人,多半是因为他好看,魏昕不就是因为苏言好看才喊她去看的吗?

那么就这样写,她写我喜欢看你的眼睛,瞳仁澄澈分明,眼尾挑起柔和的弧度,身量也高,总是要微微仰视,不过……她又写,也许是我总是在低头的缘故。

然后呢?陈墨然写道:“沈思这首曲子,其实是歌剧中的间奏,对吗?”——来自於马思涅的歌剧《泰伊思》,这些是她在网上搜索到的,所以她老老实实地继续写了下去,“但是我没有看过。”

她来自於一个小城,年纪不大时就失去父母,姐姐带着她搬家后陈墨然重新上了高中,高中的那个城市比原来的小城要繁华一点,但也不多,人们的娱乐主要是电视剧和牌桌。

然后她考来了林川,一线城市比高中的那个城市繁华了不止一点,现在因为苏言,她又来到了边海,因为物质并不算缺乏,自卑的情绪不多,但是就像一块海绵,她的确知道自己空白。

好像对什么都感兴趣,又不知道该对什么感兴趣,姐姐只是持续地打钱过来,对於深圳的生活提及很少,父母是孩子认知世界的扶手,陈墨然没有扶手,性格又谨慎,被投入到广阔的社会,连探索的触角都伸出的小心翼翼。

苏言就像一个楔子,或者一盏烛火,她本能地有些相信他,她第一次看舞台剧也是因为他,比之苏言的琴声,那一幕的独白其实更早打动了她,抛去任何因素,她喜欢那部剧,而不抛去其他因素的话,她喜欢那种因为想要靠近一个人,而推门进入一个新奇而丰富的世界的感觉。

想到这里,她又写下:“纯白的呐喊是我亲眼看过的第一部 戏剧,你的配乐很好听,是什么曲子呢?”

《纯白的呐喊》就是那部先锋戏剧的名字,她听说有的戏剧配乐是选自名曲,而有的是专门为了剧目创作的,她不知道苏言弹的算是哪种,保险起见,还是先问问最好。

还有什么?

她很难再写下去,绞尽脑汁,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