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
太平县。
城门已然封闭, 圆青等人是出不去了。
太平县内一共只有约五百人的士兵,且都不是正规军,要抵抗骁勇善战的倭寇完全不具备任何优势,且人数上也差得太远。
倭寇总数四千馀人, 太平县一共才五百不到的普通士兵, 八个人打一个,可以直接围起来打了。说是瓮中捉鳖也不为过。
一旦倭寇攻破城门, 太平县的百姓就将如同案板上的鱼肉, 只能任人宰割了。
倭寇残暴嗜血, 每占下一城,烧杀淫掠, 无恶不作,还有屠城的恶习。
一时之间,满县城的人人心惶惶,有种刀悬於颈的恐慌,许多人在家里一边收拾金银细软, 准备逃难,一边又怕得手软脚软, 嘴上不停念叨着:“完了, 完了, 这回死定了。”
也有许多人求神拜佛,希望有神佛庇佑, 能解救他们於危难之中。
圆青的心紧紧地揪着,绞作一团。
她没想到, 重来一世, 避开了前世的险坑,救了母亲, 又有了崽崽,她特地选了这个名为太平县的小县城安居养老,谁知太平县如此不太平,他们竟是要全部葬身於此地了吗?
该怎么办?
圆青看着茫然的崽崽和不安的母亲,深吸几口气,迫使自己冷静下来。
府城有正规军驻扎,只要他们等待援军来救,也未必完全没有希望,虽然这个希望是极其渺茫的,只要援军稍晚来几个时辰,太平县就会沦为人间炼狱,但对於绝望中的人而言,哪怕只有一丝微弱的希望,那也是支撑着人的信念不倒塌的灯塔。
圆青:“把贵重物品全都藏到地下,只拿一小部分放在身上,全放在身上,也会被人抢了去。一旦乱起来,就连平日里最温顺的良民也会变成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鬼。”
戚氏也道:“缝进衣服内夹层里,钱袋子里只放些这几日要用的碎银子和铜板。”
“真乱起来,有钱也买不到吃的,得做一些干粮,带在身上,好歹能撑得远一些。”圆青道。
戚氏和张婶等人去厨房做方便储存携带的干粮,圆青则换了男装,把头发束成男子发式,去厨房把张婶新榨的一桶胡麻油倒了四分之一出来,留作家用,馀下的四分之三,则拎了出去。
张婶不解:“主子,您拿那么多胡麻油作甚?”
圆青道:“烧倭寇。”
圆青带上初一和石舞,初一拎着一大桶胡麻油,家家户户上门劝说,让他们只留一小部分油自用,把多的全都拿出来,送到东西南北四扇城门中的任一城门,倒入护城河,引火烧起来,阻止倭寇攻城的速度。
所有男丁都去城墙搬运石头,以投石的方式阻止敌军攻城的速度,等待援军到来。
有人立即响应,也有人迟疑,圆青道:“再犹豫,倭寇随时都有可能攻破城门,到时咱们所有人都得死,而且死无葬身之地。咱们现在得努力自救,拖延敌军攻城的进度,等待府城援军的到来。”
“别楞着了呀,快去敲其他人家的门,把我对你们说过的话再重覆一遍,他们若是不听,你们就再重覆一遍。这是我们唯一能自救的机会!”
一传十,十传百,太平县的老百姓都纷纷行动起来了,男人或拎着家里的油桶,或捧着油缸,快步朝四大城门的方向走去。老弱妇孺则充当圆青的传声筒,挨家挨户地敲门,发动更多的百姓。
走至青龙大街时,圆青等人遇到了刘总捕。
刘总捕正在抓壮丁去守城门,见到石舞和初一,认了出来,叫住他们道:“正要找你们,你们的主子颜娘子呢?”
说着看向圆青,眸色一变,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颜圆青的真容,眼睛闪过一抹亮色。
“您就是颜娘子罢?果然好生俊俏。刘某受禾大人之托,若有灾祸发生,要庇护颜娘子一家。如今太平县已经被倭寇包围,随时有可能破城,颜娘子这般花容月貌,若是被倭寇瞧见了,定然免不了受辱。我家中有一口地窖,位置隐蔽,能藏几个人,颜娘子且快随我去。”刘总捕道。
圆青讶异道:“哪个何大人?”
她从不认识什么姓何的人。
刘总捕急道:“就是禾三白禾同知呀!哎呀,颜娘子,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赶紧随我去罢,晚了就来不及了。”
圆青总算明白了,是穆宴辞。她谢过刘总捕,吩咐石舞跟随刘总捕去他家认个路,随后回颜宅把戚氏和颜闲等人带去,她还要继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