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册和摊主带回去调查,不出七日,乔家必定会给大家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赔偿。”
乔楷措辞不可谓不严谨,可在场的诸位却不满意,他们本来就是冲着买书来的,对乔家的事情也只是顺带着好奇了一下,要是让他将书带走,那以后想再买就没有机会了。
“胡说!乔嘉麟大人就在太子麾下做事,抵达历州之前还蹭担任锦州郡丞一职,是太子器重的臣子,玉树临风一表人才,哪里会在你们府中久病缠身啊,若不信,大可到历州一探就知,州中无人不知他的名字,这些典籍,就是他进献给殿下的,为的就是能让天下之人不乱出身,都能受到圣贤的教诲。”
就在众人纠结着是否要为乔楷让步之时,人群中不知何处又传来一个声音,众人顿时一片哗然,将世家众人围得更严实了。
“是谁在胡言乱语!”
被挑破真相的乔楷怒发冲冠,下令手下的兵丁循着声音找去,却没有找到刚刚说话之人,反而和周边的人群起了冲突。
一片混乱中,乔楷感觉自己的头都要炸了。
乔嘉麟这个小混蛋,早知道就不该让他活着。
136 第 136 章
◎两面临敌◎
明州因书册产生的骚乱历州自不可知, 沿途前去赐书的裴安翊也还在雍凉之地尚未回转,而被人暗恨着怎么还没有死的乔嘉麟,正整天埋首公务堆中无暇他顾。
自日前太子妃率军前往东阻拒突然来犯的越州联军之时, 西边梧州的商怀仁也按捺不住, 悍然对临近他的安远郡发动突袭, 好在当地的守军机敏,才没有让他一击得逞,但近十万的大军盘踞在城外,还是让他们胆战心惊, 当即派人快马加鞭就速报了虞煜。
历州虽位置险要, 但整体面积却远不及锦州广袤, 全州上下不过只划分出了三个郡, 却分别与四州接壤, 若是将隔着巨川的锦州也算在其中的话, 那么它周围就整整环绕着五州之地, 要是让梧州的军队攻下安远郡的话, 不出两日,身为州府的临川郡也将被兵临城下。
而且梧州可和东面的越随二州不同,他的面积之大,足是两郡之和,又在湍急的汜水之畔建起了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踞牢关, 牢牢守卫着上京之地的南大门,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要塞, 若是让他们兵临临川郡下, 那么历州就危险了。
好在历州也是军事重地, 临近它的城墙虽没有踞牢关那么雄壮, 但也是易守难攻之地, 所以梧州之兵虽多,还是给了他们求援的机会。
同样对历州发起进攻的越随两州联军,也是不可小觑的存在,他们在大雍治下之时虽兵马也不丰,但乱世之中,群雄并起,在反王的斗争和割据之下,没有及时逃离两州之地的青壮,尽皆被逼迫成兵。
其上十数个反王林立,人人都号称自己有十万之兵,虽有夸大其词的成份在内,但估摸着两州现余的人口算算,反王联军相加的话,兵力也能达到二十余万众。
两个在乱世之前百姓相加不过百万之数的地方,在连年内斗和外战的厮杀下,还能维持那么多兵力的运转,不用细思,都能知道其中的百姓是如何的水深火热。
而且乱世这几年,除了乱战不休,整个中原也仿佛进入了灾难求生的模式,不是这里水灾,就是那里干旱,天灾人祸之下,有些郡县甚至出现了十室九空的情况。
在他们夺下历州之前,随州之地发生地动,就连历州也有震感,死难百姓超过万人,随后又遇雪祸,两郡冻死者不知凡几,众反王不思休养生息拯救黎民,还整日内斗刀戈不停,在雪祸最严重之时,还有人强抢百姓充做军粮。
姜泠当初与姜泽巡边,就是因为有两州之军趁着历州士卒尽皆为民修筑房屋,悄悄溜进边城的村庄劫掠孩童和女子为食,才悍然发动反击。
虽将这些人马尽数诛于枪下,但因历州之地的雪祸救援尚未收尾,他们所带的人马也只有寥寥千数,姜泠方才没有下令继续向东进攻,而是将敌军的尸首悬于边境以示震慑,见对方短时期内不敢再来造次,方才带兵回转临川郡准备向虞煜请求发兵攻打两州。
只是一回临川,就遇到虞煜旧疾发作之事,再加上裴安翊一路北上赐书,让天下反王暂时都安静了下来,看着百姓迎来短暂的安定,而天寒地冻又不是出兵的好时机,才将出兵攻打一事暂做搁置,静待春来再寻时机。
只是他们还没选定合适的出兵时间,从虞煜糖衣炮弹中醒悟过来的两州反王又遇春荒,寻思再从州内抓人充做军粮就要面临无民可统的境地,准备暂歇内战,联军一致向外拓张领地,寻找新的储备粮。